未幾久,曹操命人去喚應劭前來,應劭心下誤覺得曹操是要拿他問罪。因而便棄官逃往河北,投奔了袁紹。對此,曹操不由怒罵不已。
我點了點頭說:“嗯,我也是這麼以為的;不過,這個世上有些事情是冥冥當中自有天意的;固然還冇有產生的事情,但若能防備最好還是防備一下;免得比及事情產生的時候,又冇法挽回。”
繼而,臧霸回到了徐州,並向陶謙彙報了曹操的要求。對此,陶謙心下非常驚駭先前設想的詭計被曹操得知,便打算安排刺客想將張闓誅殺以圖滅口。不料事情泄漏,張闓當即棄職逃奔荊州,並托人將先前陶謙交代他的事情通報給了曹操。
旋即,臧霸拜彆。我便又問曹操說:“曹刺史,方纔你說要出兵討伐徐州,是真有這個籌算嗎?”
泰山郡屬兗州治下與徐州搭界的一個郡,而此時徐州與兗州又分屬對峙陣營的,以是陶謙纔會采取此番借刀殺人的戰略。既不消耗本身的力量,又能達到減弱敵手的結果,可謂一舉兩得。
我回道:“當然能夠;隻是我有些其他方麵的疑慮罷了。”
臧霸則有些不解道:“詭計?此話怎講?”
我回道:“冇甚麼,僅僅隻是擔憂曹刺史會一時胡塗,而犯下不該犯的弊端罷了。”
奉先聞言,神采一動,不由如有所思。
我輕笑了下說:“是啊,不曉得這一次他會不會因為一時憤恚過甚,而大開殺戒呢。”
曹操立時冷哼著拍了下案子,怒道:“你這廝休要在此抵賴,快快給我從實招來!”
曹操看了看我,卻說:“有何不成嗎?”
而後,張闓聽聞曹操帶領雄師前來,便嚇得趕快逃回了徐州。闕宣則被青州軍擊敗,也隨之逃向了徐州。隨即,陶謙傳聞闕宣劫殺了曹嵩一家,便當即命令讓琅琊國相兼任騎都尉臧霸率眾前去阻擊。臧霸將闕宣擊殺後,又將其頭顱送來了曹操營中,宣稱已為曹操報了父仇。
曹操略有些猜疑,便問:“不知少將軍在疑慮甚麼?”
隨後,曹操傳聞闕宣一眾正在寇掠任城,便親身率軍前去討伐。奉先我二人籌算隨他一同出征,趁便看一看這件事情到底是如何個起因。隻可惜我冇有見過劫殺曹嵩的那些人,要不然我或答應以猜測出這此中的起因來。
陶謙不解問:“如何借刀殺人法?”
我便說:“據我所知,闕宣其人是下邳人氏,前不久還聚眾自稱「天子」;對於此等賊匪,為何陶州牧冇有事前予以討剿,而任其率眾前來兗州境內劫掠?還是說這內裡有甚麼不成告人的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