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紹哈哈大笑,對郭圖道:“公則你真是算無遺策,隻怕連死人都會被你說活了。”
郭圖嘲笑道:“現在大漢皇室名存實亡。天下間想要取而代之的人不在少數,但是冇有人敢率先稱帝,畢竟誰都曉得‘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的事理。誰也不想成為眾矢之的,袁公路現在這麼做隻能說是有察看目光而冇有安定天下的本領。我想現在荊州逃亡的徐濟必然很歡暢,因為袁公路在無形中幫了他很大的忙。當然。袁公路現在這麼做也是幫了天下統統有誌於稱帝的人的忙。”
郭圖微微一笑,對袁紹道:“主公,這事情首要還歸功於您的名譽,袁門四世三公乃是天下眾望所歸。”
頓了一頓道:“當年齊國的大臣田氏想要增加本身的聲望,進而代替薑氏統治齊國,因而出兵攻打魯國,孔子為救魯國便派子貢去見田氏,子貢對田氏說:‘田氏的仇敵在海內而不在外洋,田氏的仇敵是薑氏而不是魯國,你現在是齊國的臣子,如果打下了魯國,你到時是把魯國據為己有呢?還是獻給齊王薑氏呢?你把魯國據為己有,就是背叛,並且你氣力和齊王隻在伯仲間,魯國的百姓又對你不平。你如何能夠克服齊王呢?不如想體例令南邊的吳國和齊王作戰,待兩邊打得兩敗俱傷時。你再打著救濟的名義去攻打吳國,如許。你既有援救君主的雋譽,還能夠減弱齊王的氣力,何樂而不為呢?’’”
袁紹恍然大悟,郭圖嘴角呈現了一絲刻毒的笑容:“袁公路固然必敗無疑,但他這麼做的影響卻非常深遠,從袁術稱帝的那一天起,隻怕大漢皇室最後的一點嚴肅都蕩然無存了,兗州那幫儒學大師和荀彧這等正統文人與袁公路部下那般捧臭腳的文人的論爭更是在推波助瀾,哼!荀彧那份令天下振動的檄文說袁術並非是配五德的君子,這隻會令天下更加大亂,今後隻要想稱帝的人都可先宣稱本身是配五德的君子,待到氣力強大後再稱帝,實在是水到渠成。這莫非不是為我們做了一件功德嗎?”
袁紹點頭歎道:“的確如此,徐濟此人在如何他也是大漢駙馬,袁公路這麼做,天下間那裡還會有人支撐他?”
正在這時,天降豪雨,空中泥濘不堪,兩邊唯有罷戰而回。
一時候,兩軍陣前,兩邊大將悉數上陣,惡戰不竭。孫策固然悍勇,但和典韋比起來還是差上一籌,唯有苦苦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