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比較難堪了,商討了半天冇個屁的成果,最後幾家還是窩在山上不敢走動,隻得又派出去一千多人作為標兵,順著巷子搜刮崔堯的蹤跡。
李敢幽幽的說道:“那你先說說,五家如何兵分三路的題目吧,我算了半天也冇想好該如何分。”
盧十一有些對勁,彷彿已經看到了大功在手,遂問道:“你們呢?”
崔實小聲嘀咕道:“誰讓你跑的那般快?我家的人手才捱了七天,眼下還能撐得住。”
“喏!”
“大當家莫要迷惑,凡是大隊人馬行走荒漠,臨時搭伴也是有的,畢竟路上也不承平。大當家的你想啊,人少的都被我等吃了個潔淨,想必本地的同業也是如此做派,人家搭個伴如何了,歸正都是蠻夷,臭味相投也說不定。”
盧十一緩緩地說道:“對方不過一千餘人馬,且還都是烏合之眾,我等就是兵分三路,也是三千對一千,上風在我。莫非爾等還怕三千多人打不過一千多人嗎?”
“你喊甚麼?正因為我等冇有眉目,才更要群策群力呀!抱怨有甚麼用?再說厚裳不是王家已經承諾了嗎?不出一個月必定送到。”
“有事理,那就乾一票大的?”
“鄂國公,卑賤探馬蘭州來報,近幾日蘭州城裡的鐵匠鋪、堆棧、酒坊、青樓的買賣都非常火爆,據本地的諜子回報,有大量不明身份也不是過路府兵的人幾次出入州府,想來應當是此次的目標了。”
李敢說道:“可分兵今後一定穩妥吧,萬一因為人少讓讓崔堯走脫了,可如何是好?就是他冇走脫,跑了其彆人也分歧適,如果泄漏了風聲,誰去承擔陛下的肝火?”
崔無命遊移的問道:“隻一千來人?是番商?如何會有這麼大的步隊?你冇看錯吧?”
盧十一答道:“如何?為兄說的有題目嗎?兵法戰策為兄還是熟記於心的,我曉得你要說甚麼,十則圍之的事理我自是曉得,可現在不是找不到人嗎?分兵反擊也是不得已而為之,想必諸位都是純熟之人,不會感覺拿捏不了一個娃娃吧?”
“大當家,你說世家裡的人是不是傻?如何儘是小股的馬隊?冇有一支超越百人的行伍?我們零敲碎打的都乾掉小三百人了,如何不見他們的雄師隊呢?”
那人說道:“不但是番商,另有很多吐蕃士卒哩,看著那中間圍著的唐製的豪華馬車,說不得是吐蕃裡的大人物來了。”
“你崔家負約另有理了?博陵崔氏的人都這般憊懶嗎?還踏馬第一世家?我呸!我看你家就是和清河崔氏不清不楚,畢竟一筆還寫不出兩個崔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