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中20艘大型航空母艦包含12艘蚩尤級航空母艦,8艘長安級航空母艦,天王級、鬥魁級全數退役,改成航母練習艦利用。
一開端,唐美的潛艇常常擊沉蘇聯潛艇,很快蘇聯潛艇反擊,不竭擊沉唐美兩國潛艇。
五艘德意誌級超等戰列艦的排水量都在70000噸,裝載4座3聯裝460毫米主炮,航速29節,450毫米的水線帶裝甲,300毫米的程度裝甲,使其幾近成為不成能被擊沉的存在。隻可惜這五艘超等戰列艦方纔建成,還將來得及參戰,德國就被大唐的原槍彈給打投降了,終究被大唐帝國水兵搶先奪走。
大唐水兵在張猛的儘力督導下,主力艦隊保持20艘通例動力大型航空母艦,13艘超等戰列艦,6艘戰列巡洋艦,31艘重巡洋艦,110艘輕巡洋艦,523艘擯除艦,213艘潛艇。
蘇聯在對東德的占據期間,獲得了德國的UXX2潛艇技術質料,這是德國最早進的潛艇技術,固然在形狀上另有火炮兵器,靜音結果不如大唐的鯉魚級潛艇先進,但在其他方麵已經不相高低了。
大唐帝國水兵的範圍非常龐大,環球第一,總噸位在五十年代初達到320萬噸,固然比二戰期間的650萬噸的猖獗期間大幅度縮減,但留下來的都是精華。同期間的美國水兵縮減到210萬噸,是以大唐水兵仍然是環球最大範圍的水兵力量。而蘇聯水兵固然一向在儘力擴大,但也僅僅隻要45萬噸,在同唐美兩國水兵的合作中處於極倒黴的態勢。
與此同時,美國新總統杜魯門下台,趁著蘇聯表裡交困之際,在歐洲組建了北大西洋條約構造,構成一個歐洲軍事個人對抗蘇聯。
不過,很快一件事突破了大唐帝國潛艇軍隊在北冰洋的安排職位,蘇聯水兵在赫魯曉夫下台後冇多久,編號K3的627型核動力潛艇初次穿越北冰洋,從大西洋進入承平洋。
6艘戰列巡洋艦也來自德國水兵,本來是德國水兵的俾斯麥級戰列艦,但大唐軍方執意將其改成戰列巡洋艦,用來替代本來的三艘俘獲自英國的戰列巡洋艦,一樣也停止了當代化進級改裝,抖擻出強大的生命力。
蘇聯冇錢跟唐美兩國停止航母、戰列艦方麵的武備比賽,是以隻能以低本錢見效快的潛艇力量來對抗唐美兩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