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敵拆遷工_第四十七章 被逼瘋的鬼子海軍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跟著唐日承平洋大海戰閉幕,日本水兵結合艦隊遭受毀滅性重創,日本水兵將假想敵臨時改成了大唐帝國。因為結合艦隊主力艦儘皆被擊沉,日本經濟也不答應耐久大範圍的武備比賽,是以日本水兵不得不持續推行數量不敷,質量彌補的政策,齋藤實內閣要求一次性永久性的打倒大唐帝國,是以日本水兵重修結合艦隊的話,就必須將每艘主力艦的質量超越全天下,即便完整毀滅大唐帝國皇家水兵以後,相稱長的時候裡仍然對美國等其他歐洲水兵強國保持上風。

是以,日本水兵除了製作四艘大型航空母艦以外,更是將現役的六艘重巡洋艦改裝成航空母艦,以此來抵消將來兩年內唐軍主力航空母艦的數量上風。

日本是一個產業根本相對虧弱,資本匱乏的國度,在承平洋大海戰之前,日本水兵的假想敵是美國,考慮到在戰艦數量上底子不成能與產業根本薄弱,資本豐富的美國合作。日本水兵估計,美國水兵製作的戰列艦艦艇寬度因為巴拿馬運河的限定,將搭載406毫米(16英寸)口徑艦炮。日本遵循其明治期間以來“數量不敷,質量彌補”的目標,詭計以單艦的質量上風來抵消對方的數量上風。在這類思惟指導下,日本水兵自日俄戰役後,就一向以美國為假想敵。在1916年就試製過460毫米口徑艦炮,1920年又製造過480毫米口徑火炮,具有必然的經曆。

與此同時,針對大唐帝國宣佈製作製作鬥魁級航空母艦,日本水兵宣佈製作四艘大隅級大型航空母艦。

艦政總署首席設想師徐邦傑和水兵大臣李海琛二人不由得相視一笑,他們是曉得真相的,暗討日本鬼子此次又被騙了。

正在觀察水兵艦政總署的張猛得知日本水兵完工製作四艘大和級戰列艦的動靜時,不但冇有任何的擔憂神采,反而相稱的歡暢。

大唐帝國的鬥魁級航空母艦彆離是天樞【cv-5】、天權【cv-6】、天璿【cv-7】、天璣【cv-8】,對外公佈的數據是標準排水量30000噸,航速33節,船麵長260米,載機100架。

超弩級戰列艦的設想標準排水量64000噸,艦長263米,艦寬38米。航速28節,續航力7200海裡/16節,儲油量6400噸,設備9門460毫米45倍口徑主炮,3聯裝3座,超越西歐各國主力戰列艦的火炮口徑。6門155毫米副炮,3聯裝2座。24門127毫米高平兩用炮,雙聯裝12座,156門25毫米高射炮。3聯裝45座、單裝21座,4挺13.2毫米機槍,雙聯裝2座,如此龐大的防空火炮。被以為是足以擊落任何想要靠近戰艦的敵機。裝甲總重22895噸。主裝甲帶高達410毫米,加強了程度裝甲防護,高達270毫米,足以抵擋唐軍的五百公斤航空炸彈的轟炸,被以為是無敵的存在。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