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紹以可汗的身份召見阿史那默啜。
阿史那默啜低頭昂首,很誠懇地說道:“我等自知不是大唐的敵手,安敢與大唐天兵爭鋒,隻是為了求得蜂窩煤,不得不來到此地,隻求大唐天兵高抬貴手,放過我等。”
薛紹冷聲對他們喝道:“速速放本公子拜彆!你們膽敢勸止本公子,這是要與安西軍作對嗎!?”
他方纔牽出馬來,卻見黑壓壓的人群湧來,細心一看,滿是東突厥部的各大族族長、長老。
想想就非常神馳非常雞凍啊!
如許就好辦了。
薛紹很對勁,又說道:“另有一事,你們北去,本公子就不跟從了,本公子是大唐駙馬,理應返回大唐。”
以是薛紹這話一出,阿史那默啜和眾長老都點頭如搗蒜。
以是薛紹隻要騎馬往南跑幾百米,就能找到安西軍的策應。
總算能夠返回大唐了。
薛紹:“你們馬上帶著你們製成的蜂窩煤,分開河套南岸,返回北岸,然後向北方撤去,避開唐軍的鋒芒。你們找個處所安設下來,你們手上的蜂窩煤充足你們度過夏季。等來歲開春,你們向東北方向行進一千裡,去到大唐關內道北境,那邊一樣盛產煤礦,你們在那邊找些枯黃的草木不生的地頭,一樣挖下去就能挖到煤石。你們能夠在那邊駐紮下來,持續出產蜂窩煤。如許一來,你們能夠避開與大唐的牴觸,有個安生繁衍生息的處所。”
薛紹表情愉悅地走出金帳去牽馬。
阿史那默啜立馬帶領著幾位首要的長老趕過來了。
阿史那默啜:“那邊能夠出產蜂窩煤和食鹽,那是再好不過,我們來年開春就前去那邊。”
還好他們冇有持續死皮賴臉。
阿史那默啜和眾長老不敢違背可汗大人的號令,他們如喪考批般退出金帳。
眼下打算的停頓還是比較順利的。
阿史那默啜悲聲大喊:“可汗大人不能拋下我等啊!”
如許就冇甚麼後顧之憂了,遵循打算,明天東突厥汗國的眾貴族和軍隊也將開端北渡,他便能夠離開他們返回大唐了。
兩日以內,東突厥汗國已經開端北渡黃河。
東突厥部族兩百萬群眾行動起來,敏捷籌辦開赴,眾老弱婦孺先行北渡,軍隊賣力殿後保護。
今晚能夠美美地睡個好覺了。
給這些蠻夷賴上可就費事了。
東突厥汗國自從五十年前被李靖滅國,這二十年又被裴行儉打得各種抬不開端來以後,東突厥汗國從上到下遍及得了嚴峻的“恐唐症”,不管是統治階層還是中基層百姓都深知自家國力與大唐有著龐大的差異,打起仗來不是大唐的敵手,民氣遍及以為千萬不能獲咎大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