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不是文藝青年_第九章 大哥,犯不著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

中間那兩個妹子,早就看出桌麵的氛圍有些詭異,興趣盎然的坐在那邊看戲。

聽了李廣楠的話,孫通的神采頓時陰沉了下來。

濃烈的文藝氣味,也招來了浩繁文藝範的男男女女。

你瑪批……

李東差點樂出來,真特麼不要碧蓮……

真正動人的民謠大多源於官方販子,是小民百姓的故事。

如果冇有每天唱四十五首歌,才賺八十元的經曆,趙雷就寫不出那首“抱負”,聽他成名前唱那首歌的感受,噴出來的吐沫都帶著血。

真正震驚聽心靈的民謠,必然是最樸拙、最樸素的故事,自我沉醉、無病嗟歎,另有約不到炮的苦悶,那都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民謠。

李東到冇如何當回事,宿世經曆了那麼多起落,這類人見得最多。

唱工差了一點,這倒冇甚麼,是民謠歌手的通病,但很多人還就喜好聽他們這麼唱,顯得更純粹。

如果不是本身最敬愛的人歸天,瘦子就寫不出“安河橋”,那是他童年的影象,和奶奶在一起的那些年,固然落魄,但也是他最記唸的光陰。

我當然冇你大了,就你那張滿臉褶子的老臉,美意義和我比嫩。

李東端起酒杯,和李廣楠碰了下,笑道:“大哥,犯不著……”

“你現在還小,彆覺得拎著一把吉他,穿得破衣囉嗦的,就當本身是民謠歌手了。我勸你還是回黌舍多讀點書,儘量充分本身,冇有經曆是寫不出好歌的,你看看我剛纔唱的哪幾首,都是我這麼多年沉澱的東西,內裡充滿了我的血和淚啊,以是唱出來,才氣觸及你們的靈魂。”

或許是這個天下音樂財產過於繁華,在產業化流水線、榜單機製的背景下,民謠歌手原創性、本性化的表達,也不免遭到影響。

各種富麗的辭藻堆砌出來的歌詞,炫技般的旋律,乍一聽挺好,可也喪失了民謠本質。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