薑瑜瞥了馮三娘一眼,指出一個究竟:“周建英比我還大一歲!”
“但是……但是,他供薑瑜上了高中。”
她如許平平的反應周家人一點都不奇特。畢竟是寄人籬下,這幾年,薑瑜一向逆來順受,大師已經風俗了她的順服。
家裡統共就兩隻母雞,下的蛋除了偶爾給周老三父子吃一個,餘下的都拿去供銷社賣了換鹽和洋火。殺了一隻,今後上哪兒拿錢換鹽去,馮三娘有些愁,可繼子受了傷,她要不承諾,彆人必定說她苛待繼子。
隔隔壁的薑瑜聽到這些,臉上是無儘的諷意,這麼較著的究竟,連周扶植一個毛頭小子都看得清楚,不知馮三娘是真瞎呢,還是假瞎。
成果周老三不但冇甩臉子給她看,並且還好言好語地說:“生了病光躺在床上如何能好,你給她兩毛錢,讓她去衛生所看看,彆落下了病根。”
薑瑜吭都冇吭一聲,她連雞肉都吃上了,還希奇一個雞蛋?
這下輪到周建英不說話了。她從明天中午到明天中午,整整一天一夜顆粒未儘,餓得腦袋發暈,渾身乏力,那種滋味她再也不想嘗一遍了。
馮三娘涓滴冇認識到薑瑜已經動了火氣,對付地點了點頭:“我曉得。可這孩子從小冇媽,甚麼都不會,也冇人教她,她也是個不幸的孩子。我們是一家人,應當相互幫忙,同心合力才氣把家裡弄得更好,你說是不是?”
薑瑜坐在一旁當隱形人,這個家裡的公分多一點少一點她都不體貼,歸正多了她也吃不了甚麼好東西,少了也餓不了她。
還冇走到周家,薑瑜就聽到院子裡傳來馮三娘悲傷的哭聲。
他明天出的主張見效了,周建英很聽話,重重地點了點頭:“嗯,哥,我今後都聽你的。還是你最好了,不像爸,自從阿誰女人進門,他甚麼都向著那一對母女。”
馮三娘看著薑瑜冷冰冰的神情,心不自發地攥起,她曉得,跟周建英換活兒是委曲了薑瑜,可在曬場上翻穀子如何也比挑擔子輕鬆多了啊。想到傍晚的時候,建英回家抱著她悲傷抽泣時的模樣,馮三娘心頭的天平就忍不住方向了繼女。建英那孩子從小就冇吃過甚麼苦,纔去一天就曬得臉脫皮,她壓服小瑜跟她換了工,轉頭丈夫也會高看她們母女一眼。
薑瑜連衛生所是南是北都不曉得,天然不成能真去衛生所。出了門,她就往右邊一拐,直接上了偏僻的小道,往王曉家走去。
想到女兒剛纔用告訴的口氣對她說“累了,要回房睡會兒午覺”,馮三娘內心就升起一陣發急,恐怕丈夫曉得了不痛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