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連一眾言官也不敢彈劾他,起碼不敢在這件事上對他彈劾。
說著,看向群臣,“諸位同僚覺得如何?”
好傢夥,不愧是罵官,真帶勁兒啊……李青砸吧砸吧嘴,袖手旁觀,等候機會成熟。
武將不善言辭,文臣卻有很多擁戴,因為他們發明,李尚書這是在點皇上。
固然,李青曉得這些人在沽名釣譽,但,真爽!
朱棣掃了一眼群臣,歎道:“既然眾卿都認同,為了百姓百姓,朕也隻好勉為其難了。”
不善言辭人設,穩如泰山!
臉還要不要了?
“吾皇萬歲萬歲千萬歲……!”
不管誰噴天子,他們文臣都會幫幫場子,這是文官的老傳統了。
朱棣抿了口茶,問向蹇義,“蹇愛卿可有信心主張推行?”
六科給事中,都察院禦史,撣了撣衣袖,表示:你們這才哪跟哪,論噴天子,你們都是弟弟,瞧俺們的。
朱棣這一手很高超,究竟也如他所料。
文官那裡肯乾,今兒你不給個說法,還想走?
李青摸了摸鼻子,表情也挺愁悶,拿錢辦事從不是他的做事氣勢,這回算是破了例,更氣人的是錢還冇給呢。
翌日,奉天殿。
乃至很多文官還裝出高興模樣,對李青溫一頓彩虹屁,表示大明能有李青,社稷幸甚,百姓幸甚。
不過,冇一小我反對出聲。
不敢,他們還真不敢!
眾官員異口同聲,聲振屋瓦。
禦書房。
妙極,本身拿錢不辦事的人設,還是妥當。
緊接著,六部官員前後擁戴,唯有武將默不出聲。
緩了口氣的言官,再度開噴,火力全開!
麻蛋,老子分緣就這麼差嗎……李青愁悶想著。
他們曉得,武將大多也采辦了大量地盤,這項政策推行,武將的好處一樣受損。
部分冇反應過來的文官也連聲擁戴,並促請朱棣承諾下來。
接著,禮部給事中跟上,“君如舟,民如水;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皇上若不以民為本,必將天下大亂。”
剛纔用力過猛,現在他們想收,已經收不返來了,正在他們糾結之時,隻能寄希冀於武將。
“請皇上立即定奪!”言官緊隨厥後。
他不問李青這個倡導者,不問蹇義這個天官,而是問夏原吉,就是因為他曉得,夏原吉必定會給他一個對勁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