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娘,你睡會兒吧。”
木魚一下下敲著,數十名和尚寶相寂靜,坐在蒲團上嘴唇爬動,也聽不清到底在唸叨甚麼。
“咚咚咚……”
頓了頓,“內裡高僧的誦經聲、木魚聲會影響你嗎?”
他有些頭大,他又不是明史專家,對於大明朝,除了十六個天子以外,最熟諳的就是寺人了。
“本來如此。”李青點頭。
那和尚見他一身飛魚服,剛還和皇上有說有笑,不敢有一絲怠慢,趕緊雙手合十,打了個佛號,道:
兩人走了一陣兒,又談了會兒朝政,以及馬皇後的身材環境,小寺人稟報娘娘醒了,這才結束話題。
“咱去陪妹子了。”朱元璋伸了個懶腰,“你好好養身材,年紀悄悄蔫不拉幾的可不好。”
對於這小我物,李青多少傳聞過一些,朱棣靖難的首要策劃者,永樂大典的編撰人之一。
“貧僧法號智因。”
小桂子點頭。
“嗯。”
“……倒也不是。”李青乾笑道,“隻是皇上在場,臣不免有些嚴峻,保險起見還是……嗬嗬……”
李青墮入深思,內心不由想起師父的規語:“局勢不成逆,需順勢而行。”
李青走到床邊,朝朱元璋道,“皇上,臣要給娘娘診治了,你們先躲避一下吧。”
“敲起來,念起來~”
……
他俄然想起了甚麼,略一躊躇,狀似偶然道,“藩王要學習佛法嗎?”
乾清宮。
“高僧如何稱呼?”
隨你!”朱元璋笑道,“不過,你這道心不敷堅毅啊,人都說佛道不兩立,你一個學道的,竟然對梵學有興趣,真是……”
“是查暗害你的案子?”
幾個藩王見他挨個問和尚名字,都是一臉奇特,幾人聽不下去佛經,便饒有興趣的看著李青。
胖和尚臉紅了紅,支吾道:“李二狗。”
而相乾明史的影視,寺人乃至比天子還著名。
“呃嗬嗬……”李青嘲笑道,“睡著了便利臣醫治。”
“正一教主護國闡祖大真人。”小桂子道,“現任天師是洪武五年封的,皇上還敕建了大真人府,玄門是正宗教派,可不是佛教能比的。”
李青遠遠就看到一群和尚,在大殿前的廣場打坐,一個個肥頭大耳腦瓜鋥亮,極具撫玩性。
“敢問高僧姓甚名誰?”李青采取最簡樸的體例,直接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