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呢,臣也感覺本年冷了些。”李青順著他說。
本年已經是洪武三十一年,老朱也過了七十,這個春秋能夠算長命了,特彆作為天子而言,活這麼大年齡,實在不算短。
“皇上,該喝藥了。”
……
因為不但朱允炆來了,朱元璋也來了,並且精力頭很好,看著且活呢。
他神情帶著傷感,“就不要讓他們來了。”
“好孩子,莫哭了。”朱元璋臉上帶著慈愛的笑,“爺爺能活這麼大年齡,已經很滿足了。”
萬做不到老朱這般,載入史冊,成為一個王朝的初創者。
“爺爺大限將至,已經迴天乏術,莫難為他了。”朱元璋苦笑,頓了頓,渾濁的眼睛再次鋒利,“允炆,接下來的話,你給咱記死了。”
李青恭聲道:“如皇上這般的帝王,前無前人後無來者!”
實在一點也不冷,白日氣溫都不下二十度,如何會冷呢,隻是老朱的身子骨太差了。
同時,還要戒驕戒躁,不能得意驕傲,生長強大後,還要麵對遠勝本身的陳友諒、張士誠之流的豪強;
的確…太他娘難了!
“是吧!”老朱樂嗬嗬道,“咱也這麼感覺。”
好一會兒,朱元璋止住了咳嗽,又補了一句:“不成重用。”
但這份名單遞上去之前,吏部給事中必必要過一遍。
碰上這麼一個不要臉的,這些文臣空有才學,卻無可何如。
躺著的那人滿臉豁然,跪著的那人滿臉淚水。
他眯縫著眼直視驕陽,“世人畢竟難逃一死,獨一亙古穩定的,恐怕也隻要日月星鬥了。”
當然,老朱這麼做,也有為孫子鋪路的意味。
接著,他眸光亮亮,“日月,明也;咱大明定能千秋萬世,與日月同在。”
吏部尚書頓感頭大,但屁也不敢放。
“咱這段時候,更加感受精力不濟,偶然看上兩封奏疏,就倦怠的短長。”朱元璋苦澀道,“李青,咱的天命快到了吧?”
朱元璋乾脆個不斷,李青一向聽著。
老朱的身子骨是一天不如一天了,但精力頭還是不錯,給人一種且活的感受,但李青曉得,老朱的時候未幾了。
群臣心中的高興愈發濃厚,同時,龍體抱恙的動靜不脛而走。
朱元璋緩了口氣,又道:“兵部左侍郎齊泰,是洪武十七年鄉試解元,這報酬官清正廉潔,你即位後可引為親信,此人可重信…咳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