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禮部出來,見時候還早,李青轉而去了曹國公府。
李青斜倚在柔嫩溫馨的軟榻上,百無聊賴地翻看著《永樂大典》,三女倒是興趣頗高,嘰嘰喳喳個不斷。
“兄弟,你是不曉得我有孤單,連個知心老友說話都冇有……”李景隆嘴碎子不斷。
“剿!”李青無語道,“不然我大老遠來一趟乾嗎?”
“得了吧。”李景隆撇了撇嘴,“少不得背後裡已經空墮淚了。”
對大典的覬覦之心,李青從未撤銷。
於謙又灌了口酒,想邀李青共飲,又怕被嫌棄,找了個話題:“是先去金陵嗎?”
“我有說要殺嗎?”李青發笑道,“剿寇剿寇,是讓寇消逝,不是讓人消逝。”
“不管不成。”李青攤了攤手,“天子下了死號令。”
艦船上。
“可有詳細諜報?”
“多謝,來,喝酒。”李青含笑舉杯。
李青啞然發笑,“風俗就好,這可比行軍輕鬆多了。”
接下來的日子,李青開端一步步打算處理體例,也不那麼無聊了。
“可彆。”李景隆酒醒了幾分,“那兒冷的要命,又偏僻,那裡比得了金陵?”
“等一下。”李青抓住重點,“他們是一夥的?”
“江.西?”於謙問,“瓷器?”
固然喝吐了,但他嘴還是很硬,嚷嚷著:冇闡揚好,明兒再來過。
“我是睡醒了。”李青解釋了一句,“倒是你,如何這麼晚了還不睡?”
好一番煩複禮節,又是一番酬酢,李青這才得以安逸。
“走著瞧。”
“你看你,我說啥了啊?”李景隆一臉無辜,“走,進屋。”
李青內心湧起一抹打動,旋即就聽到李景隆的下文:“你是欽差,萬一喝死在我府上,這可咋整?”
“……”
本來這是小胖的活兒,但小胖如果來了,朱棣就忙了,因而朱棣讓李青來辦。
接著,眾官員起家,作揖施禮,李青行禮。
“……放心,你死我都不帶死的。”
“不錯,停止貨源,才氣停止私運。”
李青曉得李景隆的苦心,也冇再問下去。
一晃,半個多月疇昔。
李景隆咂吧咂吧嘴,體貼道,“你可得保重身材,彆跟藍玉似的,剛到退休春秋就死。”
於謙吹燃火摺子,點上一根蠟燭,放在二人中間,室內光芒亮堂了很多。
頓了頓,“咱大明的官員,乾到七十退休再過個六七年,等你退休了,就在金陵定居得了,我們每天喝……嗝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