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牧笛:透過外洋的鏡像,另有我們中國的汗青,我們發明常常是經濟冷落的時候,或者是營商環境不好的時候,黃色財產輕易滋長起來。台灣比來要學大陸,台灣《結合報》6月3號發文說台灣要拿出決計,學習我們大陸重慶掃黑和北京打擊“天上人間”等聲色場合,就冇有掃不了的黑、黃征象。
李銀:恩,特風趣。我2005年去荷蘭,專門去看了它們的櫥窗文明,因為荷蘭是一本性財產比較公開,並且比較合法的處所,那邊一個櫥窗的房錢是一天100歐元,然後性買賣的代價一次是50歐元,在那邊竟然有很多本地的性事情者會講中文,就六個字,叫“中國人,有發票”。你想一想,普通都是甚麼人要發票?
郎鹹平:它們都是為了打壓。
王牧笛:比來我們的手機安逸了很多,因為之前我們常常收到兩種群發性的簡訊,一個是所謂房地產開辟商賣樓盤的資訊。
郎鹹平:對,普通人不會吃的。大抵是在1994年檳榔的代價走低,因為有謊言說檳榔會致癌。然後,為了促銷,“檳榔妹”就出來了。實在一開端是雙冬香,一對標緻的姐妹花在內裡賣,賣的代價很高,當時10塊錢群眾幣能夠買6、7個檳榔,但如果由“檳榔妹”來賣的話,一顆檳榔能夠賣到20塊,還是很有市場的,以是各地都拚“檳榔妹”。
王牧笛:就是企業家不乾閒事,每天聲色犬馬、天上人間。還不止企業家,另有當局官員,你講講荷蘭的事。
王牧笛:現在我們媒體的察看有兩個點,一個點是這個“颱風”過瞭如何辦?彆的一個是這數以萬計的明娼、暗娼們,掃黃以後的生存如何辦?這又是一個社會管理的困難。
王牧笛:以是說所謂的文娛場合,或者叫特種的文娛場合,是跟經濟掛鉤的。
王牧笛:此次“掃黃風暴”的範圍是從低端的比如站街的,到高階的比如KTV或者是私家會所,是要斬斷這個鏈條的一次大的反擊。方纔傳授為甚麼說“颱風”會疇昔呢,是因為這個跟本地公安局長的小我愛好有關。比如說本地公安局長對黃特彆恨,他就會掃黃,然後如果換了個公安局長,他說我對黑、賭比較惡感,他就會去抓黑、賭,而如果這個公安局長跟本地的黑社會權勢有乾係,像重慶希爾頓一樣,那邊部分法律乾警是庇護希爾頓旅店的,那他就不掃了。以是說當這陣風疇昔今後,處所庇護傘又撐起來了。和台灣的“檳榔女”類似的,另有日本的陪酒女郎,她也是在日本經濟不景氣的時候產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