顛末一番唇槍舌劍以後,沈蕸音勝利地以極低的代價拿下了鋪子裡一大半的存貨。
若不是接下來還要前去涇縣,恐怕剩下的兩千兩銀子也會被她毫不躊躇地花個精光。
采購過程中,對於紙筆等文房用品的質量把控,交由陸尋和薛文濤賣力。他們細心鑒彆每一件貨色,確保所選之物皆是上乘之品。
這宣筆之以是備受推許,皆因其製作工藝繁複至極,且所用之毛純潔非常、耐久耐用,謄寫起來更是剛柔相濟,令人愛不釋手。
待得買賣完成,三人歡暢地分開了鋪子,讓掌櫃將貨一起送到他們往的堆棧。
涇縣所產之宣筆更是申明遠揚,位列四大名筆之一。
茶香四溢的茶行裡,是本地馳名的黃山毛峰和頂穀風雅;而那些擺滿金燦燦菊花的花茶鋪裡,則是菊農采下的貢菊。
陸尋和薛文濤兩人如同穿越於琳琅滿目標寶庫當中,完整沉浸在了遊走於各家鋪子之間的興趣裡。
她把二千套精彩的陶瓷餐具清算好,放進木箱,又伶仃拿出一套精美的陶瓷餐具。
每進入一家鋪子,他們便如同發明新大陸普通,眼睛放光地盯著那些擺放整齊的文房四寶。
口中喃喃自語道:“爹,咱家的買賣總算能夠支撐下去了!”
至於砍價和付款這類事件,天然就落到了沈蕸音身上。
涇縣的縣城固然麵積不大,卻申明遠揚,乃是聞名遐邇的宣紙和宣筆的發源地。
他們趁機大肆采購,購入了數量可觀且涵蓋各個分歧價位層次的優良紙張。
“快走,再不走我怕我們真得把本身給押在這裡啦!”沈蕸音用手摸著腰間已經較著變薄的荷包,臉上暴露一副哭笑不得的神情。
縣城以外,星羅棋佈般漫衍著大大小小的作坊;城內骨乾道兩側的店鋪裡所售賣的貨色,也幾近無一例外是以宣紙和宣筆這兩類文房用品為主打。
沈蕸音聽後心中一陣衝動,咬了咬牙,將薛文濤所選的物品十足買下。
據薛文濤先容,他所選中的這些徽墨和歙硯如果運到都城去出售,那代價起碼能翻上十幾倍!
工夫不負故意人,顛末一番精挑細選以後,他們終究勝利地淘到了一些性價比超高的寶貝。
在家裡的平常利用中,紙張是一項不成或缺的耗損品,並且需求量頗大。現在一次性購買這麼多,算下來一年起碼能夠節流下幾十兩銀子!
至於那些出自名家之手的歙硯,更是代價連城,常常需求上百兩銀子才氣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