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然郝昭說隻剩下十幾裡的路程,但是因為初來乍到,找不對路,一行人兜兜轉轉,費了好大勁才找到王家馬場。
造馬鐙的時候,韓鐵匠的技術冇有表示出來,那是因為馬鐙冇甚麼技術含量。而這口大刀一問世,袁買、郝昭、甄堯三人便對韓鐵匠的技術佩服的五體投地,這手鍛造術,如果在鄴城自稱第二的話,誰敢誇口第一?
郝昭臨走之前,一再叮嚀韓鐵匠為本身鍛造一把上等好槍,先去歇息,養足了精力再完工,不要急不要火,早一天遲一天,都無所謂,首要的是槍好!
便索要了一副馬鐙,配在本身的馬鞍上,興沖沖的騎了一圈,大喊過癮。
頭子站在木樓上,藉著火把看到袁買一行,的確都是官兵打扮,方纔有些信賴郝昭的話,“難不成你們真的是官兵?不是流寇或者盜賊?”
端著大刀耍了兩圈,郝昭對韓鐵匠的鍛造技術讚不斷口。隻是他自幼練習的槍術,對於用刀隻能說是班門弄斧。
倒不是韓鐵匠師徒偷懶,隻是凡是匠人,內心都有一種精益求精的情節,他們很多時候會把製造的東西當作本身的孩子,在內裡傾瀉了心血,一絲也草率不得。
“好,好刀!此刀形似虎嘯,今後就用‘虎嘯’為名吧!”
跋涉了一下午,世人都已饑腸轆轆,袁買傳令生火做飯。
姓湯的頭子站在樓上瞭望,看到郝昭前麵的二十多騎正漸漸馳來,對郝昭的話仍然不信,剛強的覺得郝昭就是盜匪。
在郝昭靠近壕溝之前,木樓上巡查的場丁已經重視到內裡來了二十多騎,早就一聲呼哨,馬場裡立即亮起了幾十盞鬆油火把,四五十個場丁全部武裝,如臨大敵。
穿過一段崎嶇的山路,陣勢逐步開闊起來,地形也變得平坦。郝昭指著前麵說,再走十幾裡的路程,便到“伏牛嶺”了,王家的馬場就在嶺上。
袁買縱馬出列,抱腕見禮,朗聲道:“懦夫固然放心,鄙人袁買袁顯雍,家父乃是冀州牧袁本初。此次連夜前來潞縣,乃是前來拜訪王子全懦夫的,還望請他出來一敘。”
除了袁買和郝昭從州牧府裡牽出來的兩匹馬,麴義就送過來了二十匹馬,這就是現在屬於袁買的統統馬匹。這內裡還得給樊虎、樊豹兄弟各自留一匹坐騎,真正能跟著去潞縣的兵士,最多隻能帶領十八人。
至於甄堯,則還要持續留在虎帳裡,等候著“韓鐵匠”為他鑄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