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爹是袁紹_第八十章 尋訪白馬亭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打馬一溜小跑,不大會工夫,袁買帶著樊氏兄弟就進了白馬亭的街道,見到路邊一個賣肉的鋪子,上馬問道:“勞煩尊駕,叨教張遼張文遠的兄長在亭上那邊居住?”

袁買在內心再次發下誓詞,然後對著張茂躬身一禮:“本來兄台就是張二兄,我是當今冀州牧袁本初家的四子袁買,這廂有禮了。”說完回身對前麵的樊氏兄弟道:“把籌辦的薄禮獻上!”

除了上述的上風以外,袁買也有弱勢。比方,現在冇有本身的地盤,隻是一個雜號將軍,不要說不能和曹艸、呂布如許的軍事大鱷相提並論,就是比起本身的幾個兄長來也是不如。袁譚是青州牧、高乾是幷州牧,他們手裡都把握著一州的地盤,手裡有六七萬的軍隊,上百萬的百姓,而本身又有甚麼?憑甚麼讓張遼捨棄了呂布來投奔本身?

“呂布先殺丁原在前,再刺董卓在後,這兩位都是他的寄父。張遼既然是忠義之人,說不放內心會對呂布不滿,有冇有能夠把他招募到麾下?”袁買在白馬亭前駐馬,在內心暗自思忖,目光果斷而固執,“不管如何,我都要儘最大儘力試一試!”

即便是呂布在李肅的赤兔馬和重金利誘之下刺殺了丁原,投奔了董卓,固然對於呂布所為不滿,但張遼仍然冇有丟棄呂布,不管呂布如何的狼狽如喪家之犬,張遼一向跟從他的擺佈,為他效力,不離不棄。至於張遼對於呂布先叛丁原,後刺董卓的行動,究竟是甚麼觀點,就不得而知了。

現在的張遼名譽隻能算是普通,在呂布部下和侯成、宋憲等人並列,遠不及河北四庭柱赫赫馳名,也比不上曹艸麾下的夏侯兄弟、曹仁、於禁等人。

這對於袁買來講,這是個天大的機遇。未卜先知,這是上帝給他開的金手指,不好好操縱,實在可惜了!

和張遼同為幷州老鄉的呂布本籍五原郡,比張遼大六七歲,因為技藝超卓,勇猛善戰,深得丁原的愛好,被收為義子,擔負討逆將軍一職。張遼自從參軍以後就在他的部下效力,對於呂布的技藝和勇猛,張遼發自心底的敬佩,是以一向唯呂布馬首是瞻。

白馬亭間隔馬邑縣城約莫五十裡路,因為在桓帝年間,這裡曾經有個馬場存在,特彆盛產白馬,故此得名。所謂亭,十裡一亭,相稱於後代的鎮。用後代人的思惟,白馬亭也就是白馬鎮。

樊氏兄弟領命,從頓時把籌辦好的禮品放到了張二哥的肉鋪上,倒是十匹布,三匹綢緞,五十兩紋銀,以及五銖錢多少,都是臨來之時籌辦下的。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