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此時借糧壓根不是因為賊寇,而是為了以防萬一。
半晌以後, 他問道:“那叨教徐先生,我該選何事作為衝破口呢?”
顧閣老已經啞忍了數十年,不成能如此冒然地將全數但願,壓在一個背叛的嚴黨身上。
“其二,讓鄧將軍分兵,不要再死磕蒲寧港,圍而不攻便可。儘能夠去剿除其他處所流竄的賊寇,儘能夠斬首、立下更多軍功。
而現在,新階段必定會呈現新環境,這就是之前所說的“靜觀其變”。
目前朝堂上處於一種奧妙的均衡,嚴茂青要想體例撈到充足的錢保住本身的首輔之位,顧清章巴不得天下大亂好趁機乾掉嚴茂青。至於天子,他成心換掉嚴茂青,但又擔憂這類換人激發朝局動亂,也擔憂落空了嚴茂青這個撈錢妙手,以是正在高高在上地張望。
李鴻運的視野再度被紅色霧氣覆蓋。
這兩點行動固然不敷以竄改目前的情勢,但起碼能夠讓林總督手上的籌馬多一些。
比如,李鴻運曾經想過,是否能夠暗中將嚴茂青的這封密信交給顧清章的人, 或者想體例將嚴茂青要毀堤淹賊的事情表示、流露給顧清章。
天子,到底想不想讓嚴茂青死?
“總之,非論是何種環境,現在督堂大人你要采納的對策都是一樣的。
此時背叛,為何?為了家國大義?那為甚麼不一開端就站在顧清章這一邊?
第三,也是最首要的一點,那就是天子的態度。
變數呈現了,天然會帶來新解法。
一旦嚴茂青完整垮台,那麼全部朝局必定震驚,嚴黨驚駭被清理,會反攻,立即就要大亂。
如果淹田一事壓根就冇有產生,那又如何證明嚴閣老要做這件事?如何科罪?
如果所謂的政治鬥爭就是擺佈橫跳,那未免也太簡樸了,的確是有手就行。
林襄敏能重視到寧縣令神采有異,這類察看力已經相稱可駭了。
李鴻運趕快持續說道:“不過,督堂大人,眼下固然不能一錘定音,卻能夠提早做些籌辦。
林襄敏愣了一下。
李鴻運沉默半晌:“這個我也不知。”
李鴻運“我也不知”四個字說得相稱理直氣壯,因為他確切不曉得。
李鴻運不由得精力一振,刹時有了猜想:“是不是嚴閣老的號令繞過了大人,直接送到了他那邊?”
“其一,立即與周邊各位總督協商、向一些糧商施壓,借一些糧食,就以賊寇殘虐、百姓流浪失所、要賑災的名義來借,能借多少借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