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2』子曰:“放於利而行,多怨。”
“由也好勇過我,無所取材。”
『220』季康子問:“使民敬、忠以勤,如之何?”子曰:“臨之以莊,則敬;
『44』子曰:“苟誌於仁矣,無惡也。”
『418』子曰:“事父母幾諫,諫誌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
『1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
『422』子曰:“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之不逮也。”
『319』定公問:“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曰:“君使臣以禮,臣事
『112』有子曰:“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可
『43』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
『218』子張學乾祿。子曰:“多聞闕疑,慎言其他,則寡尤。多見闕殆,慎行
『411』子曰:“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
。”
甯戚。”
『223』子張問:“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於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
『56』子使漆彤開仕。對曰:“吾斯之未能信。”子說。
『417』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25』孟懿子問孝。子曰:“無違。”
,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成行也。”
《論語》
為孝乎?”
『321』哀公問社於宰我。宰我對曰:“夏後氏以鬆,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
**作者碼字不易,請大師回絕盜.版支撐正.版,本文由獨發,回絕轉載!**
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113』有子曰:“信近於義,言可複也。恭近於禮,遠熱誠也。因不失其親,
『224』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諂也。見義不為,無勇也。”
『222』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車兒),小車無(yue4
人之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者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
裡仁第四
曰:“禮後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與言詩矣。”
『47』子曰:“人之過也,各於其黨。觀過,斯知仁矣。”
『12』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反叛者,
『215』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216』子曰:“攻乎異端,斯害也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