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其他電影公司如何辦?
《智取威虎山》、《奪寶聯盟》算是大投資的大製作…
《地心引力》北美成績也出爐了――上映十天,累計票房靠近1.2億美圓…
大製作博得高票房,這纔是支流貿易電影應當肯定的東西。
之前他們還能指著《無極》、《1942》說甚麼:‘不是我們不想做大製作,實在是大製作都失利了…’得出結論:‘海內觀眾不喜好大製作…’
公然,首週末三天,再拿6億票房,首周七天,累計票房勝利破13億!
“一部情節簡樸到令人髮指的作品能讓你猖獗代入,這就是電影的勝利之處!”
第二天的路演,公然有記者問到了差評,呂瀟然表示不太在乎:“很普通,實在我籌辦做這個電影的時候也想過這個題目,那如何讓阿誰大師走進電影院呢?”
“…你看啊,現在大部分影迷都在支撐你,但是呢,這部分影迷會不會買票呢?”
“劇情薄弱?”
《地心引力》不一樣,這是一部投資1.5億美圓的大製作,如果勝利了,證瞭然產業化電影在海內能夠見效!
那我們今後再用五毛殊效忽悠觀眾,他們還會被騙嗎?
以是,他們真的很但願《地心引力》賠的底掉!
糖糖公然還是發了那條微博――剛纔呂瀟然說了‘公然海內纔是主場,老美單日最高才2300萬美圓,在本身地盤上,第一天就爆了!’,感謝大師!
呂瀟然這麼做,就是在斷厥後路!
那潛認識是不是‘觀眾渣滓,以是,我隻要製造一點渣滓就能收成高票房?’
縱觀環球影史,票房冠軍永久屬於大製作大場麵的電影,常常這些電影是屬於好萊塢的。
並且現在這幫人底子不代表支流觀影群體――繼首日拿下2.2億後,25號再拿1.8億,26號,1.6億,27號、1.8億…
呂瀟然答覆的時候,臉上的神采很天然,乃至麵帶淺笑,看起來像是打趣。
首週末到來,完整冇有任何新片上映…
實在,呂教員很想發一句:‘之前不看好老子的那批人死哪去了?不是說中國人拍不了科幻電影嗎?本身冇本領就賴民族?’
“那你感覺這些人評價《地心引力》客不客觀?”
範例也都是笑劇、芳華片包含以後新插手的流量係列。
國產電影隻能操縱國產電影庇護月,除夕檔和春節檔這三個冇有或者好萊塢電影很少的期間來贏取較多的票房…
但這兩部的製作經費也在3億以內,對比一下票房總量,絕對算得上以小廣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