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財大氣粗終究在戰役中表示出來,在日本人還在為瞭如何彌補飛翔員而絞儘腦汁的時候,美國水兵的三艘本來是英國水兵定製的航空母艦,竟然幾近同時完工試航,並且趕上了這場慘烈的海空大戰。
上一次也是如許,陸軍先瞞著水兵方麵,把馬紹爾群島上的路基戰役機給撤走了,水兵方麵也冇含混,直接丟下了馬紹爾群島的陸軍,本身一起崩潰到所羅門。就這類互砍十八刀的氣勢,就連苦大仇深的敵對國度,能夠普通都做不出來吧?
如果說德國一向苦於原質料不敷,另有冇法整合歐洲占據區的產能的話,那麼日本海內的近況就是――我們底子就冇多少產能,還是聊聊軍人道精力克服仇敵飛機大炮的事情吧!
大部分日本兵器都分部在全部日本的產業發財地區,以手事情坊的情勢存在著。以是在另一個時空中,美國的計謀轟炸對德國致命不凡,卻一向冇法阻斷日本的兵器出產(當然也阻斷了大部分)。但是在這類時候,希冀一堆手事情坊式的出產企業,能夠對抗美國這類產業巨無霸,絕對是癡人說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