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測插手的蘇聯轟炸機群,確切也為美國轟炸機群爭奪了時候,並且也讓德國人在彈藥數量上再一次的侷促起來。畢竟如同哈特曼如許強大的飛翔員,全部德國東線上並未幾,更多的還是處在普通王牌飛翔員的程度上,以是大多數的德國戰役機在進犯的時候並冇有決計節儉彈藥。
“停止和這些轟炸機纏鬥!全部離開這些轟炸機,這麼纏鬥下去,對方就進入化工廠區上空了!離開!離開!重新編隊!在11000米高空重新編隊!快!”德國飛機的飛翔員耳朵上掛著的耳機裡,傳來了最新的行動唆使。
“上帝保佑美利堅!冇法再靠近目標了!翻開彈艙!開端投彈!”看著本身的飛機在不竭的減少,頭頂上的德國戰役機已經開端爬升進犯,喪失越來越大,已經對峙不到真正的目標上空的時候,鮑威爾終究下達了進犯的號令,他的聲音悲壯萬分,彷彿已經下定了決計,與這些飛翔員們打一場十死無生的戰役了。
“為甚麼撤退?誰在批示?”一名少校中隊長終究在高空的編隊裡找到了本身的部下們,他剛纔隻帶著一架僚機就插手到了戰役當中,現在才瞥見本身的軍隊裡少了兩架飛機,看起來是方纔被擊落的十幾架飛機裡兩個不幸的不利蛋。
究竟上如果在普通環境下,一架戰役機打光半數彈藥擊落一架b-17如許的大型轟炸機,就已經能夠說是非常不錯的程度了,當然德國戰役機飛翔員們都已經養成了節儉彈藥的傑出作戰風俗,以是他們的成績更好一些。但是還是隻能確保15發到25發炮彈擊落一架美國飛機這個程度,一架飛機打光彈藥前,隻能擊落約莫三架飛機。
而更多的飛翔員則立即駕駛本身的飛機,離開美國的轟炸機編隊,向不遠處的指定空域飛去,在那裡集結成新的戰役機編隊,籌辦對美國轟炸機群建議第二次爬升打擊。
要不是阿卡多有先見之明,提早為德國設備了大口徑的航炮另有風俗利用這些航炮的飛翔員,那麼明天的反對行動到底會變成甚麼模樣,隻要看看另一個時空中阿誰被炸爛了的羅馬尼亞就曉得了。
可惜的是護航的p-40戰役機已經隻剩下了3架,不幸兮兮的飛翔在b-17轟炸機中間,至於說誰在庇護誰的安然,就不得而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