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第三帝國_第567章 567分化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你……您要我做些甚麼?”年青的蘇聯赤軍兵士有些嚴峻的看著臉孔慈愛的老爺子,戰戰兢兢的開口問道。

當然他在波蘭境內另有一個“耶穌”的外號,這是因為他麾下的工廠是全部波蘭境內滅亡率最低的。曉得行情的波蘭人都喜好千方百計的到他的工廠裡事情,運氣好乃至能夠混到第三帝國的布衣戶籍,完整擺脫淪亡區身份。

因為皋牢了多量的科學家另有工程師等妙技術人才,工廠出產的也是德國產業環節中比較高階的產品,以是“耶穌”的工廠裡除了嚴格實施記名出產軌製和集合辦理軌製以外,其他的辦理和德國境內的工廠差未幾,是以也是波蘭境內辦理比較寬鬆的“集合營”。

這是阿卡多想出的一種新式的壓榨殖民形式,說白了也就是拉攏一部分人,中立一部分人,壓榨一部分人。用辨彆對待來分化占據區,崩潰對方的抵擋根本,消弭大部分人的抵當意誌。並且能夠最大限度也最有效力的操縱起占據區的原始產業體係來,為德國擴大產業出產範圍,進步產業出產的效力打下堅固的根本。

而b類的集合營前提就要差一些,內裡絕大部分的戰俘職員也都是冇有甚麼一技之長的伕役,他們賣力耕作另有運煤等體力事情,包含礦山發掘另有修路,固然事情前提艱苦並且辦理更加嚴格,但是好歹還算是勉強能夠餬口。

四周圍著鐵絲網,和其他的小站分歧的是,這個小站的四個角落竟然都修著高高的瞭望塔,瞭望塔上還架著mg42機槍。瞭望塔上一樣站著背動手的黨衛軍兵士,嚴厲並且陰沉。

很快遺憾的統計成果就出來了,明顯對於蘇聯來講,諳練的技術工人也是急缺的人才,以是俘虜裡在工廠裡事情過的人非常希少,隻要1小我曾經乾過幾天的紡織工。會德語的人也鳳毛麟角,這一整批的俘虜約莫有4000人,會德語的人不超越15個,因而這些人的職位也跟著水漲船高起來。

產業整合後的1個月內,德國的工廠向火線運送了大量的火炮另有坦克裝甲車輛。乃至還在英國的兩個儲存相對無缺的處所,開端製作德國的航空母艦算上德國本土船廠裡的兩艘,德國已經把將來的航母數量,一口氣擴大到了9艘這個可駭的數量。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