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第三帝國_第406章 406世界大勢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那裡還用得著三天時候,羅斯福部下天然也有能人。略微一糾結,就想到了一個萬無一失的體例。美國的核心好處天然是絕對不能出售的,因為美國人還冇有本身出血為彆人買單的風俗。

“總兵力超越了220萬,蘇聯這是要向我們打擊麼?”勃勞希契皺起眉頭來看了看手裡的東線防備擺設檔案:“我軍d、e、f三個個人軍總兵力超越140萬,如果算上正在向邊疆地區挨近的c、g、i三個個人軍,兵力上我們彷彿並不優勢。”

“加拿大的諜報機構送返來的動靜,在加拿大和澳大利亞,英國正在組建颶風戰役機的出產線,一個月以後就會有新的颶風插手到英倫空戰當中。”加斯科爾比來感冒,嗓音有些沙啞的說道。

“防備作戰就不一樣了,如果他們先行打擊我軍,那麼擊潰這些蘇聯兵士冇有涓滴題目。”李斯特最後說道。

“但是一旦開戰,我的空軍將起碼有30%的兵力會被迫調往東線,持續對英國的轟炸另有壓抑便能夠失利。”凱瑟琳對阿卡多彙報導。

現在這個將軍正在指著輿圖給元首和統統人先容東線的情勢:“現在的東線情勢是:我軍的d個人軍正麵,蘇聯赤軍約莫有90萬人,他們沿著邊疆地區擺設,威脅我軍邊疆安然。在北麵,克盧格將軍的f個人軍壓力也不小,蘇聯赤軍約莫有70萬人。在南部地區,蘇聯顧忌到羅馬尼亞的情感,擺設的兵力較少,但是也達到了60萬人。”

德國,柏林,元首府邸。

“是!”統統的將領起立立正,大聲的答覆道。

因而一封電報直接送給了丘吉爾,讓他本身去衡量利弊。如果英國人感覺美國人的幫忙可有可無,那麼就持續抓著中東的好處不放本身去和德國冒死。但是如果英國人感覺靠本身是打不贏德國的,那就老誠懇實把中東這塊肥肉吐出來。

法國的投降讓德國空出了一個c個人軍,這個個人軍倒是以步兵為主。即便不說其作戰才氣的凹凸,就是把40萬雄師運往東線,就不是一個短期內能夠做到的事情。

要說全部東線,對阿卡多最忠心耿耿的,無疑是波蘭總督,f個人軍的批示官克盧格,但是要說帶兵作戰比較妥當的將領,那就要數李斯特了。

實在日本海內關於北上還是南下的爭論由來已久。以日本陸軍為首的一派以為日本真正崛起就是依托日俄戰役,而這場在中國土地上打起來的戰役也讓日本人堅信了“俄國人不過如此”這個信心,以是這一次陸軍想要北上入侵蘇聯,完成日本在遠東的真正崛起。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