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第三帝國_第165章 165波蘭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而設備方麵,具有800輛坦克的波蘭裝甲兵看似強大,不過卻全都是陳腐的法國型號另有仿照英國坦禁止造出來的波蘭國產盜窟坦克。並且這些坦克還冇有構成坦克集群,而是分離在步兵軍隊裡。

波蘭人不想在開戰的幾小時以內就讓出人丁麋集的西部農業地區另有產業都會,他們擔憂這麼做會讓本國的抵當意誌消逝殆儘。而英國也更喜好波蘭這類寸土不讓的作戰決計。

1937年7月18日夜,《蘇德互不侵犯條約》正式簽訂,蘇聯終究做出讓步,遵循德國人的定見:在蘇聯打擊波蘭以後的1個月內,德國不對波蘭停止進犯。有了這個包管,蘇聯決定率先策動戰役,挽回本身在1920年時候的失利。兩國對條約內容嚴格保密,商定在1938年之前毫不承認條約的存在。

1937年,德國交際部部長默克爾方纔趕回德國就急不成耐的召見波蘭駐德國大使。此次召見讓這個叫利普斯基的波蘭人如坐鍼氈。德國人召見過捷克斯洛伐克的大使,成果是捷克斯洛伐克被兼併了;德國人召見過奧天時的大使,一樣的事情產生在了奧天時人身上;前不久德國人方纔召見了匈牙利的大使,現在匈牙利已經是德國人的一個行省了――固然英國和法國還冇有承認這個究竟。

不過英國人的聲明較著激憤了蘇聯人,斯大林當天下午就迴應了英國當局的表態:“悠遠的西歐,一個曾經光輝但現在非常衰弱的國度,想要乾與天下群眾對於*的巴望,是一件多麼好笑的事情。”

第二天,與蘇聯打成了意向合作以後,默克爾把剩下的事情全數交給了部下的交際官們。為了保密,他本人當天就坐上了返程的飛機。

但是波蘭人也有自傲德國人冇有甚麼好怕的來由。同德國的乾係向來冇有如此傑出過,兩國之間在1929年簽訂的十年互不侵犯條約另有一年多纔到期,並且作為比來簽訂的一個貿易和談的內容之一,波蘭還是是享有最惠國報酬的國度。以是利普斯基還是接管了默克爾的這一次召見。

不過波蘭人本身還不曉得,他們在捷克斯洛伐克題目上趁火打劫,偷吃了一塊叫做特青的地區,這件事情讓英國和法國非常惱火,乃至於擺盪了支撐波蘭的決計。

如許一來,波蘭西線的兵力對比是120萬波蘭軍隊和他們的40萬預備隊,對陣90萬德軍和他們的19萬後備兵力。波蘭有著將近50萬的兵力上風。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