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時候的李謙也冇閒著,公司也開了幾部電影,那三部主旋律電影的籌辦中影、八一廠、東北軍區首要賣力,十幾位導演的腳本還冇出來呢。
不過,獨一的輸家估計就是為《西遊伏妖》給出20億保底的華陽傳媒了。
《乘風破浪》作為口碑最好的一部,在首日票房才5000多萬環境下,固執突破了十億大關。
不過,《西遊伏妖》的口碑和遠不如《西遊降魔》,這也不是甚麼爆米花貿易大片。
除了鼓吹電影的愛國情懷以外,另有對文明行業,特彆是國有文明行業成績的認同。
程龍的《工夫瑜伽》作為工夫笑劇,根基盤在那邊,首日也拿到了1.1億。
哪怕是第二天跌到了2億,也是信心滿滿,感覺破二十億就跟用飯喝水一樣簡樸。
《港囧》固然口碑也不太好,不過走勢就普通多了,略微上漲拿下了2.3億。
《西遊伏妖》在首日3.3億的環境下,第二天隻拿到剛好兩個億了。
“讜的十八大以來,國有文明企業始終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死守社會任務,建立健全確保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不異一的體製機製,不竭推出佳構力作。
固然不是20億保底,就意味著要20億票房纔有前傳,可15億多點的票房,華陽傳媒還是小虧了一點點。
李謙也冇有強行讓他們持續合作,畢竟觸及到好處題目,並且王保牆鐵了心要本身當導演了,也在用心學習呢。
黃博是冇空,去用心研討當導演去了,並且《港囧》作為囧係列的第三部,徐征不曉得甚麼設法,把這部電影完整變成了一部男配角的小我戲,演了也冇甚麼意義。
......
腳本再次送審,此次隻不過是精修了的腳本,大抵冇有辨彆,冇有任何波折就過審了。
《西遊降魔》的續集,周星池固然不是導演,可還是監製,並且徐客一部《鬼吹燈》,一部《智取威虎山》一共大賣三十億,也達到了小我的頂峰。
這個春節,黃忠軍可謂是經曆了天國到人間過程,首日大賣3.3億那天,歡暢的都快跳起來了。
透心涼的那種。
賀歲檔最後一部電影是肖陽主演的笑劇電影《情聖》,在這個電影完整文娛化的年代,笑劇電影大抵是最好賣錢的了。
《港囧》就是和王保牆有好處牴觸,作為前兩部的主演角色,並且《唐人街探案》方纔大賣,王保牆有充足的本錢要求參與《港囧》的投資,來分一塊蛋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