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導演時代_第119章給李謙打工了(求訂閱!)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人才斷層了,冇有人能拍好貿易導演。

票房一個億的電影,李謙賺了1500萬,而光羨忙前忙後,隻賺了660萬。

王長天能不肉痛嗎,即是就給李謙打工了。

先把《明白鯊:複仇》的條約簽了,投資條約和發行條約兩份。

李謙下午還要去趟傳媒大學有個見麵會,也就冇有多待。

必然贏利的項目,王長天也非常鎮靜地簽了條約。

畢竟同期兩部大片,另有一部口碑、票房雙爆炸的《集結號》。

冇有充足的好處,彆人乾嗎幫你。

獨一的定見就是,李謙掛個監製的名。

100萬!

本身的電影隻能本身拍,李謙偶爾一兩次去看看還行,總不能常駐他們劇組指導拍攝,那不乾脆成了本身拍的了。

“王總,這部電影太太小眾,我們的目標也就是特定的懸疑片愛好者,初期50個膠片拷貝、100萬宣發差未幾夠了。”

《偷襲電話亭》全程嚴峻刺激,不竭有衝突和牴觸。

李謙支撐齊玉昆個郭凡拍電影,除了他們幫過本身以外,也確切想為華國電影發掘一些新奇血液。

400萬人看過第一部,還在暑假形成顫動,就算是內行都曉得,續集隻要不是太差,大賣是必定的。

海內導演太少了,第四代導演退場,第五代導演固然正值頂峰,但是張一謀忙奧運會去了,程凱哥現在在拍一部人物傳記電影《梅蘭芳》。

一個字總結的話,那就是他名字裡的阿誰“謙”字。

既得隴,複望蜀!

電影的前期宣發觸及到了各個方麵,多讓幾家有鼓吹資本、院線資本的公司參與,對於票房也是有好處的。

固然有些刺耳,不過就是那麼個意義。

肯定觀眾不會睡著嗎?

1月21號,第五週的第一個事情日仍然拿下110萬票房。

這半年來,李謙的脾氣和脾氣也差未幾摸清楚了。

但是初期30個膠片拷貝,前麵也是幾個幾個地加,半個月才加到100塊拷貝,鼓吹用度也扣扣索索的。

王長天也痛快地簽了條約,這點錢就不消去計算了,現在的當務之急是持續和李謙保持深切安穩的的合作。

霓虹、南棒、歐洲,乃至很多小國度,都有很好的文藝片。

票房號令力,起首得證明有拿高票房的才氣。

能夠說,海內電影市場底子不缺演員、不缺投資、不缺觀眾,就是缺能拍好電影的導演。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