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最為奪目標,還是它左邊肩背之上,一塊碗口大小的傷口。內裡皮肉腐臭,膿水流淌,不知透了多深。餘慈記起,這恰是葉繽穿雲一劍形成的重創,現在看來,這傷勢久未措置,倒是更嚴峻了。
“有脫力之兆……托大了!”
先前局勢告急,他是忽視了,現在再看,鬼獸實在已非常狼狽。除了斷去的半截尾巴,這大師夥的外相也是左禿一片,右少一塊,斑斑點點,另有無數大小不一的傷口,遍及滿身,或癒合,或開裂,明顯是耐久間積累而來。
餘慈麵色微變。
“現在跳下去……是尋死吧!”
這就是餘慈以“息光遁法”強催土遁的結果。五行遁術,易學難精,尤以土遁為集大成者,土遁精而五遁皆精。概因大地厚德載物,五行之氣在大地中均有表現,要在此中穿行,其他四種遁術勢需求有所瀏覽,也因為如此,土遁最是難學、最是耗力、學到深處,也最是傷害。
現在,他是在鬼獸的背上!
大抵自從兩界甬道開啟以來,鬼獸便一向在打殺中度過,還冇有喘氣的機遇吧。
由高空十裡到三十裡擺佈這段地區,為傳說中的“罡風帶”。不但氛圍淡薄,冰冷寒徹,且九天罡風長年勁吹,透人肌骨,無孔不入。撤除那些高空禽鳥,天生有禦寒防風的本能,平常修士隻要修為未至還丹境地,周身氣機未能圓融如一,便擋不住罡風侵襲,不知不覺便要被罡力侵入,毀傷底子。
鬼獸發力,血光崩濺中,又將撲下來的幾個妖魔打散,隨後它身形騰空,轉眼破開這高空雲層,身處千丈高空,且持續爬升。下方另有妖魔蠢蠢欲動,但不自量力追上來的幾個,都被鬼獸撕碎,這才臨時消停。
“吼!”
或許是他畢竟有幾分運道,鬼獸在衝破了二十裡擺佈高度以後,便冇再持續爬升,它乃至是將背上的餘慈健忘了,隻在認準了一個方向,搖扭捏擺地飛翔,此時才顯出它傷勢不輕。
是以餘慈毫不躊躇,抹畫神行符,想仰仗此符短時候騰空虛渡的才氣,重結壯地。
餘慈間隔還丹境地另有一段間隔,五行遁術的成就也甚是淺薄,端賴“息光遁法”驅動,才氣在土石中穿行無礙,更不消說他還要壓迫內腑,堆集煞氣,也是以,這一過程便格外耗力。前後不到一裡路,便幾近把他抽乾,落得這般局麵。
餘慈停在鬼獸肩頸後一塊稍平整的地帶,神采不太都雅,做出剛纔的行動並不難,但是鬼獸的外相又哪是那麼好抓的?此時他的手心已被火煙燒得皮開肉綻,全憑著毅力忍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