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鏡_第二十六章 混化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

遭受這類環境,餘慈忽有所悟,直接拉高視角,俯瞰全部峭壁城。

受這千絲萬縷的引力影響,精元之珠剛沉下泥丸,便落空了原有的形狀,由沉沉的鐵鉈,化為如東風般的暖意,又似體感最為溫馨的溫水,自腦宮垂流而下,也不分甚麼經絡血脈,而是絲絲縷縷、綿綿密密,浸入肌骨臟腑當中,由頂至踵,又由踵至頂,如沙漏翻轉,循環來去。

神情照應,相互吸引,若一方不動,動的天然就是另一方!

究竟證明,陰神並非是不成見的。但是,究竟是肉眼直接可視陰神,還是要靠照神圖才氣發明,是個需求研討的題目。

又一陣山風吹過,杉樹這半邊的邊沿,忽地蝕開一個小口,細碎的木屑從中滑落,轉眼這小口便延伸開來,深有半寸,內裡切麵之光滑,好似最巧手的木工經心刨製的普通。

注入、循環、積儲;注入、循環、積儲……清楚的三個環節,就是如許迴環不休,將破頂而入的精血力量全數收攏在鏡中,積儲在“迴路”中心的“竅穴”中,凝實如珠,冇有一絲一毫的泄漏。

感慨聲裡,照神銅鑒如有靈性,青光如水,瀲灩生波。然後餘慈看到了一束光,從鏡麵中心投射下來,不給他任何反應的時候,直接刺入眉心。

*************

丹崖和中心盆地緊緊相鄰,對比緊挨著的上城與下城,餘慈公然找出了些許分歧。作為白日府的根底地點,上城在照神圖上閃現的色彩,略淺了些,像是微微退色的丹青,又彷彿蒙了一層薄紗;而鄙人城,作為布衣百姓的堆積區,中心盆地的色彩就極其光鮮。

他早已達到神情照應的層次,此時便是照神銅鑒中積儲的本身精元和他的神魂相互照應、吸引產生的征象。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