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信殿西廂裡,薄皇後閒坐無聊。
萬石君家屬前後出了好幾位後宮,服侍了漢家幾代帝王,在宮中可謂根底深厚。當今居住在宮外的石長公主就是孝文天子的石美人所生,與石公主便是姑媽和侄女,也是表阿姨和表外甥女乾係。
“阿嬌,”石公主咬咬嘴唇,悄悄說:“從姊,從姊……有一事相求……”
這屋子裡明顯擺了兩個火盆,柴火也燒得旺旺,可還是冷得夠嗆――實際上,也不奇特,這排屋子本就是給宮女小黃門籌辦的歇息場合,禦寒保暖的前提天然比不上供朱紫起居的宮室殿宇。
固然不完美,但也算小有所成。石公主問能延緩上幾年?
漢宮以內,誰不曉得石公主愛她的寶貝鯉魚如命?
“嗯?”阿嬌聽了,幾乎樂出聲來――還真是‘打盹’趕上‘枕頭’,巧了。
――擊掌,成交。
現在拿來,十足送給阿嬌表妹!
正深思,寧女官從外間走出去,向館陶翁主施禮:“翁主,石公主……請見。”
為甚麼必然要嫁人??!
“呀!”皇後和阿嬌翁主齊齊後退半步,但很快又回到甕邊,撫玩魚兒在水中滑動爭食的靈動美態。
當年王美人三個女兒借居在石美人住處的時候,就因為不謹慎弄死了幾條鯉魚――還不是甕中程度的錦鯉,隻是比較好的紅鯉――到現在兩方趕上,石公主都不肯給個好神采。明天這是如何了?
目光沉淪在魚兒們身上,石公主忍痛奉告陳表妹,這些魚是近兩年的服從――兩番春夏秋冬,五百多條鯉魚苗苗,終究就隻得了這六條異色錦鯉。
石公主表姐既然當下冇立室的心機,就先等兩年再說。歸正天子孃舅的女兒這麼多,將石公主的名字在婚姻排序上今後推推,也無傷風雅。
公然,扶著薄皇後走了冇幾步,阿嬌就厚著臉皮和皇後舅媽表功:“二母,錦鯉之服從……多少?”
甕中,魚食已經被朋分得差未幾了。銀鯉魚搖搖尾巴,潛入水中,不見了。冇一會兒,銀鯉俄然騰出水麵,閒適地翻個身,還從甕底帶出出顆鏤空的玫瑰紅色木珠;接下來,頂頂,推推,兀安閒水中玩耍,彷彿做餐後活動似的。紅鯉魚不甘孤單,也湊疇昔,和銀鯉搶珠子。陶甕頃刻熱烈起來。
大漢皇後淺淺一笑,自但是然走進起居空間,指著臨窗木座上的陶甕毫不鄙吝地直誇侄女聰明。本來薄皇後的前期懷胎反應連綴,對氛圍質量特彆敏感。可寒夏季候,屋子裡不成能不消明火取暖,因而‘枯燥’就成了避不掉的困難,令皇後很遭了些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