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國公每次都來,該點頭就點頭,該點頭就點頭,態度上挑不出錯,但孫祈總感覺不是那麼個滋味。
應對完孫祈,成國公回了宅子,一麵烤火,一麵感喟。
太皇太後的懿旨,就是寫給淺顯人看的。
可肅寧侯在外平亂,孫祈幾次催他返來,肅寧侯都是各種推委,明顯是不肯站在孫祈這一側,也不肯交出兵權。
真人說他夜觀星象,江山已到易主之時,蔣慕淵為命定天子,要適應天意,才氣平災害、享亂世。
他們心中根深蒂固的設法,始終是天子如何能隨便換呢。
若非成國私有舊疾,平了安慶、池州後舊傷複發,兩條腿直髮顫,他也領兵出去了。
太皇太後選了小公爺,那他也這麼選。
蘇侍郎糾結了幾天,叫江南的夏季一凍,病倒了。
總不能全叫不孝的長孫給敗光了吧?
因為成國公交出了兵符,卻冇有交出兵來。
特彆是烽火比年,順德帝丟下太皇太後南下,老百姓當中,丟下父母避禍的也不是甚麼奇怪事兒,就算冇有用心扔下,半道上走散冇了訊息,也是平常,到最後是不是死了、能不能歸故鄉都不清楚。
他不想落在蔣慕淵身後,催著各處將他大典的時候提早。
可孫祈還是糟心,他日日體貼外頭狀況,叫三公和太皇太後的接連出招弄得心煩意亂,本就運轉不算順暢的南邊政務,更是是以擔擱了很多。
老百姓笑他們讀書讀傻了,讀過書的大笑,這天下現在是姓劉,還是姓曹,亦或是姓司馬?
可若阿誰要登龍椅的是小公爺本身……
天下地下,老太太難受,太難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