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狗子,快去地裡喊你的爹孃過來!”
“好了,上麵開端,第一個李大樹家…”遵循被叫到的挨次,一百多戶人家很快領到了每月家家必有的鹽巴、味精等物品。
各家分完東西,各回各家後,當天夜裡,一戶戶人家正在炕上邊躺著邊會商著白日的物質發放,一時候家家難眠,談到深夜,直到第二天李大魯的婚禮到來。
半個多小時後,全村人一個不落的在村前調集。村長李大伯和佟文彬站在最前麵,和三輪摩托上的兩小我查對物質,清查賬目。
明天是6月18日,也是全村人最歡暢的日子,因為明天是按照地當局向各村派出運輸隊,運送鹽巴等餬口必須品的日子。
李家村坐落在延安西邊,是一座約莫有百戶人家的小村莊,佟文彬是2個月前派駐到李家村的聯絡員。說道佟文彬,本來在北平讀書,抗戰發作後,北平淪亡時親眼目睹了很多悲劇,厥後於1939年前後徒步穿越炎黃大陸中部,來到延安成為了一名紅黨兵士。本來在文工團事情,厥後王凡呈現後,按照地鼓起了一股支邊風潮(援助邊區),佟文彬報了名,被分派到了李家村作為一名聯絡員,賣力孩子村民讀書、識字、發矇和幫手村長分派物質。
“明白了!”剛纔還七嘴八舌談天的村民,一聽領東西的時候到了,立即靜下來講道。
“好的,功勞幣要整的要零的?”兌換點的事情職員聽到答覆後,持續問道。
“走,趁便瞧瞧兌換部上冇上新東西!”班裡其他兵士聽聞,全都笑嘻嘻的跟著去湊熱烈。
那麼這裡又是功勞幣又是兌換部的,到底是如何回事呢?本來這都是王凡同道想到的餿主張,為了進步兵士們打鬼子的熱忱,和本身的一些碎碎念,王凡同道在處理了紅黨軍隊兵器設備、耗損補給後,提出了“戰利品兌換部”的假想,也就是對於兵士們緝獲的戰利品,讓雅迪幫手,分門彆類的設立兌換表,比如一個小鬼子鋼盔兌換5角功勞幣,一本小鬼子日記5元功勞幣,一個小鬼子望遠鏡兌換2元功勞幣等等,這裡的功勞幣是參考後代群眾幣,利用後代銅版紙其他一些高附加值紙張印刷,款式精彩、光彩亮光、手感奇特,除了王凡其他權勢根部冇法仿造,麵值為100元、10元、1元、5角、1角(銅元)、5分(大銅子)、1分(小銅子)。因為不觸及兵器,即三八大蓋、王八盒子手槍不在兌換之列,以是李先nian等人也就隨他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