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要這麼說,結合艦隊在半途島的失利,為甚麼還用‘轉進’來潤色對外公佈,乾脆直接奉告帝國住民豈不是更好!”輔弼兼陸軍大臣東條英機不客氣的答覆道。
“蘇聯西伯利亞遠東地區現在總兵力50餘萬人,再減去10萬南下的軍隊,你感覺他除了保持冗長的蘇滿邊疆外,另有多少兵力能夠用於矯捷,更何況當初蘇軍諾門檻戰役的勝利,靠的是其強大的後勤保障才氣,在間隔西伯利亞大鐵路750千米處的諾門檻,蘇聯人竟然做到了能夠鋪設輸水管從前麵引水,從而製止了帝國特種彈的攻擊,這一點讓我不得不平氣,但是察哈爾不是諾門檻,直線間隔增加了幾百千米,實際間隔增加了上千千米,我絕對不信賴蘇聯遠東軍團在大量汽車被抽調東線作戰的環境下,還能夠包管間隔西伯利亞大鐵路2000千米外的裝甲軍隊的補給和作戰!以是隻需求山西的炎黃調派軍佯攻陝西,引出這股蘇軍而後黏住拖住他們,而後號令以關dong軍下轄的戰車第1、二師團和戰車教誨旅團為核心,構成17萬人到20萬人的突擊軍隊,效仿德軍的閃電戰,奇襲蒙古,迂迴攻入蘇聯,在他們做出反應,集結充足的反擊軍隊前,敏捷突擊達到西伯利亞大鐵路,大肆粉碎這段鐵路,帝國不需求占據蘇聯地區,隻需求以粉碎為目標,炸燬橋梁,破壞鐵軌,燒斷枕木,就像炎黃紅黨在幾年前對帝國所做的一樣(百團大戰),諸君感覺在已經全民皆兵的環境下,蘇聯又能拿出多少壯勞力去修複鐵路?又能有多少鋼鐵不消來製造兵器去鍛造鐵軌?就算蘇聯人辦到了這些,但是帝國雄師一齊粉碎的鐵路,蘇聯人又需求多少時候才氣修好,特彆是現在是夏季還好說,一旦進入10月,酷寒的氣候,卑劣的氣候,不但是蘇聯人的庇護神,同時也是他們的催命官。”西園寺持續說道。
“嗨!天皇陛下,臣不是這個意義!”看到內大臣湯淺倉平近乎指責的問話,外相重光葵從速向天皇裕仁解釋道。
“這個…”聽到東條的這個判定,屋內統統人一時候冇有了言語。
“恩~陸軍曾經測算過,如果僅僅擊敗,比較有掌控的是2倍於蘇聯的兵力,如果想要全殲仇敵的話,3倍是一個比較保險的數字。”心中掙紮了一下,輔弼兼陸軍大臣東條英機還是將實際預算成果說了出來。
“陛下,固然收到了這封電報,但是我仍然難以信賴,蘇聯人會在本身海內戰役處於優勢的環境下出兵炎黃大陸,畢竟按照我們獲得的諜報顯現,蘇聯軍隊留在遠東的兵力隻要50~60萬擺佈,還要兼顧戍守蒙古、蘇濛鴻溝以及和帝國滿洲國交界的西伯利亞等廣漠地區,從他們的兵力上看,保持防地就已經極其捉襟見肘了!”倭寇“五相”中職位最低的外相重光葵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