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以就目前環境而言,陸揚的“站隊”很有能夠直接將本身帶入萬劫不複的地步。以是最後他決定“不站隊”,以客觀角度闡發兩邊的環境!
玩家6持續發言道:“以是我以為在新的資訊呈現之前,我們能夠臨時解除幾小我的懷疑,女人、白叟和小孩並不滿足遺言前提,不太能夠成為凶手,以是在第一輪裡,我們的目標能夠在其他的玩家裡搜尋。我的發言結束了。”
固然玩家6的發言將陸揚的懷疑放大,但陸揚不得不承認玩家6的發言算得上比較優良的發言,將玩家5遺言的資訊放大,奇妙的將本身的懷疑洗脫。最首要的是滿足遺言的玩家占了多數,也就是說在新的資訊呈現之前,他是處於絕對安然的位置。
如果再連絡玩家7的推斷,假定玩家6是狼人的話,他想要洗脫本身和火伴的懷疑,反而凸顯了玩家2的懷疑。當然了,一樣的,玩家6如果不是狼人的話,那麼玩家2也一併必然程度的洗脫了懷疑。
玩家11,阿誰中年婦女嚴峻的說道:“我,我,我也不曉得凶手是誰,我是一個布衣,我感覺你們說的都有事理,我也不曉得該思疑誰。但我想問的是,我們都在闡發遺言背後的資訊,直接忽視了遺言明麵上的資訊,萬一是我們想的太龐大了,不是反而將較著的資訊忽視了嗎?我的發言結束了。”
陸揚聽了玩家10的發言在內心冷靜地點了點頭,他確切如玩家10所說,殺人夜一結束他就立即察看了視野範圍內玩家的臉部神采和行動,像玩家4,6,7,8確切在睜眼的一刹時就開端察看四周的環境,這是一個普通環境的“察看”,因為統統人都不曉得死者是誰,想要第一時候曉得答案,就此來講玩家10的判定是具有必然壓服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