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兒已經收完豆子的二十多家此時心中少了一份擔憂,表情輕鬆了很多,淩晨很多人家多煮了幾個雞蛋吃,也算是個慶賀。
“這是要乾啥?”
一卷卷地農用塑料布被搬到了牛車上,村裡人更加奇特,不是去抓蛤蟆嗎?如何還用上塑料布了?這玩意不是扣大棚用的嗎?
嘴快,手更快。
本就是開個打趣,於洋卻道:“那是天然,合作分歧嘛。要不今後大師隻去乾掙錢的事了,不掙錢的事都不乾了,那還行?你們放心吧。”
可一聽是這個成果,內心卻有些絕望。
楊木杆子和於永貴都是夏季采伐時候的頭兒,遵循夏季采伐時候的風俗,很快分紅了幾組。
村民們隻當於洋異想天開,可現在地也收完了,昨兒又受了於洋莫大的好處,明天也隻好陪著這孩子混鬨就是了。
看看天,如果往年可要愁壞了。
雖說高貴,可這東西實在難抓,需求冒著冰冷的秋雨在路上瞪大眼睛尋覓,想要賺大錢可不輕易。
年齡大的還冇看明白,於洋解釋道:“林蛙下山以後,要到河邊的泥塘裡過冬的。這林蛙蹦不過兩尺高的塑料布,而這塑料布又是透明的,終究不還是全都堆積在塑料布這邊?離目標地隻要一步之遙,可一輩子也到不了,這不比在道上亂抓要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