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多利亞的秘密_230.第230章 巴伐利亞風雲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目前“通用動力”的燃料電池技術已經足以使uh64如許的大型直升機能夠負重一噸多,或者搭乘12名搭客,跟一艘龐大的白鯨飛艇差未幾。巡航速率可達200千米每小時,最遠單程可飛翔2000千米。作戰半徑極限為1000千米。更成心機的是能夠直接操縱電能電解水產生氫燃料,以是隻要有電網的處所便可覺得直升機彌補燃料,適航才氣很強。

固然唐寧已經把埋冇式的同步風洞作為均衡反扭矩的手腕,但這類飛翔器的道理還是讓科學家們看一眼就大抵能猜得出來。它真正的技術上風在於高機能的燃料電池技術以產生充足的馬力,不然,合作敵手即便是造出盜窟直升機來,其機能也要掉隊相稱一段時候,當然也就冇法跟ah64和uh64來爭奪製空權。

普魯士國王和法國天子、奧天時天子一籌議,都偏向於“媾和”。這一次唐寧使出渾身解數在環球糾集了35萬遠征軍豈肯善罷甘休?他向三國提出了非常刻薄的要求:法國割讓阿爾薩斯和洛林;普魯士割讓東普魯士並與奧天時一起支撐巴伐利亞歸併漢諾威、黑森-卡塞爾、拿騷、法蘭克福市、巴登、符騰堡等一票邦國,總計有25個邦國,實在是德意誌邦聯除普魯士、奧天時以外的統統邦國。

印度固然是東印度公司的老巢地點,但唐寧很少去,比維多利亞女王去的次數還少,這一回,他和女王一家一起呈現在加爾各答,像政治家演出普通慰勞哀鴻。風趣的是久不呈現的維多利亞長公主和她的普魯士王子丈夫也呈現在加爾各答。

唐寧在設想直升機時,非常正視其安然性,它的旋翼即便在失速的環境下也能保持必然的升力和均衡反扭矩力,以是即便引擎在空中失靈,直升機也能夠以對搭客無傷害的體例降落,著陸時需求一點減速的小技能。

本來統統征調到歐陸疆場的民用飛艇俄然間全數消逝在疆場上,都被唐寧調往印度去救災。戰役的關頭時候俄然要跑去印度救災,基督教徒們一邊喝彩,一邊也不得不承認溫莎財團對災黎的正視令人尊敬。

一時候,全部歐洲將被溫莎帝國征服的談吐甚囂塵上。此時,一件大事產生了――基督教徒一向在禱告上帝來獎懲無神論惡棍的謾罵竟然顯靈了,東印度公司的老巢――印度次大陸的東部產生了超等大颶風災害,僅在加爾各答地區就形成了6萬住民喪生,無數印度百姓、英國殖民者流浪失所,這一回可比江戶大地動還要嚴峻。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