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小女人在前麵蹦蹦噠噠地走著,當然主如果阿晚這個不定性的在鬨騰。安蓉從小到多數是個沉穩懂事的,被養成一副老誠懇實的淑女做派。阿晚這小女人倒是性子活潑,歡歡樂喜的模樣動員的人表情也輕鬆活泛了幾分。是以安蓉也不拘束她,隻隨她歡暢。
長公主和安老太君在背麵漸漸走著跟著她兩,安老太君看著前頭這兩小女人的密切活潑勁兒,也是高興的很。她家孫女蓉兒甚麼都好,就是性子過分拘束了些,多跟阿晚小孩子處一處能活潑點兒挺好的。
長公主內心這麼想著,免不了麵上就對著謝二女人更添了幾分靠近之意。
此時坐在樹下的一名穿了繡芙蓉花褙子頭戴累絲金鳳簪的圓臉貴婦人開口朝劈麵的女人誇獎道。
“蓉姐姐”,謝女人向四周幾位夫人很有禮節地辭職,款款走過來親親熱熱地挽住了安蓉的手。就瞧見老友安蓉手裡正牽著一名個子矮矮的小女人,那小模樣兒粉雕玉琢的如同年畫上的娃娃,一雙又圓又大的眼睛清透亮麗,小小的嘴唇紅潤潤的,敬愛極了。
這位女人固然樣貌生的並不如何出挑,倒是勝在氣質如蘭,清麗文靜,恰如一株清雅脫俗養在山穀的幽幽蘭花,令人見之忘俗。
這也算是夏季裡可貴的景色了,實在是京都這邊氣候過分熾烈了些,以往女人們就算可貴聚在一處兒賞景遊園,卻也是熱的民氣煩意亂。因此這類時節女眷們大多都隻呆在自故裡子裡,不樂意四周走動。
不過這都城第一才女,彷彿本來就冇規定要長很多都雅,這麼一想阿晚也就豁然了。
這一點兒上隻怕是謝二女人這八麵小巧的脾氣更適應太子妃這位置一些,端看現在她在都城中傳遍的好名聲兒,就曉得這女人常日裡多會做人了。
花林子最外頭的遮天蔽日的大榕樹下,約莫三尺寬的石桌上擺了些茶果點心,圍桌而坐著幾位戴著金釵頭麵的錦衣貴婦人,並四五個梳著女兒髮髻的適齡少女在旁。
但是阿晚的目光在這位謝女人身上逗留了半晌,也冇瞧出甚麼與眾分歧的,隻感覺大失所望。皆因她常日裡是個隻看臉的,不過隨便瞟了眼,覺著這女人雖也稱得上眉清目秀,但是比她的蓉姐姐卻差了好大一截兒呢,哪兒就看出甚麼不俗來,難不成這些大人們的眼睛跟小孩兒長得不一樣嗎。
豈不聞自古以來那虐待非親生後代的繼母比比皆是,但是這般賢能漂亮的繼母卻屈指可數,因此這位本性賢能的繼夫人在京中的名聲也是頗好,與各府貴婦們乾係也處的相稱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