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人辦事用“奉求”;請人指導用“見教”;
請人勿送用“留步”;費事彆人說“打攪”;求給便利說“借光”;請人指教說“就教”;
3.《敦煌情緣》http://www.qdmm.com/MMWeb/1397146.aspx
雖人兄妹稱:令兄、令妹。
垂髻之年:指兒童。(當代小孩頭髮下垂,引申以指未成年的人。)
5、刎剄交——指友情深厚,能夠同存亡、共磨難的朋友。
耳順、花甲之年:六十歲。(我國自古以來用天乾地支相互錯綜相合編年,可構成六十對乾支,因此稱作“六十乾支”或“六十花甲子”,以是六十歲又稱作“花甲之年”。)
故交:老朋友。如唐朝墨客杜荀鶴《山中喜與故交宿話》:“山中深夜坐,海內故交稀。”唐朝墨客盧熙鄰《雞臥山中》:“紅顏意氣儘,白壁故交輕。”
金蘭之交——指友情符合,如兄弟般的朋友。語出《世說新語?賢媛》:“猴子與嵇、阮一麵契若金蘭。”
金石之交——指友情學厚如金石般堅毅的朋友。語出《漢書?韓信傳》:“今足下雖自發得漢王為金石之交,然終為漢王所擒矣。”
兄弟代稱昆仲、手足。
1、忘年交——突破春秋、輩分的差彆而結為好朋友。
當代春秋稱呼小集
頤:百歲之人。(《禮記·曲禮》:“百年曰期頤。”意義是人生以百年為期,以是稱百歲為“期頤之年。”元人陳浩解釋說:“人壽以百年為期,故曰期;飲食起居動聽無不待於養,故曰頤。”)
杵臼交——指不嫌貧賤的朋友。語出《東觀漢記?吳祐傳》:“遂訂交於杵臼之間。”
10、一麵之交——僅僅瞭解,但不甚體味。
伉儷稱伉儷、妃耦、朋友。
5.《妖嬈的玫瑰》http://k.qidian.com/Danben/ShowBook.aspx?bookid=3143570
故舊:交誼春節的朋友。唐朝墨客杜甫《過故斛斯校書莊》:“遂有山陽作,多慚鮑叔知。故舊寥落儘,白首淚雙垂。”
黃口:十歲以下。
弱冠:二十歲。(《禮記·曲禮上》:“二十曰弱冠。”)
中國當代文明中,對交友的禮節有著分歧的和稱呼。常見的交友稱呼,這裡彙集了20例,即布衣之交、杵臼交、肺腑之交、故交、金蘭之交、金石之交、君子之交、款交、莫逆之交、貧賤之交、神交、石交、世交、碩交、忘年之交、失色之交、刎頸之交、再世之交、至好、竹馬之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