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好景不長,她的旭兒長到四歲時,溺水死了。
“嗬”瑞皇後嗤笑一聲,將坤冊遞給鄭尚宮,端起茶盞抿了一口,道:“看來這後宮要變天了,有人用心靜氣等了這些年,總算坐不住了,連本宮的事,也要橫插一杠子。”
但是厥後,薛家連出凶信,先是薛老夫人病逝,再來那位薛大少爺在京外任職途中暴斃,她又進府三年空無動靜,薛氏是以便本份誠懇起來,直到進了宮,生下九皇子,還冇等她重新對勁起來,兆慶帝又給了她當頭一棒,以身材孱羸為由,將年幼的劉曇,送去了龍虎山養身子。
她從氣憤到痛恨,這些年疇昔了,她始終不能健忘,她冷眼看著後宮的女人明爭暗鬥,測度著究竟是哪個賤人害死了她的皇兒,但是麵前就彷彿覆蓋著一團紗霧,扒開一層又一層,叫她看不清。
瑞皇後都能看出端倪來,何況是人老成精的鄭尚宮呢。
要說薛氏此人,頭頂貴妃之位,卻能在鋪天蓋地的流言流言之下啞忍多年,受人背後冷嘲熱諷,這等城府,能不知不覺害死她的旭兒,冇甚麼不成以,但題目卻出在――五皇子出事當時,薛貴妃剛被診出有身。
新官上任,就敢等閒地在坤冊上脫手腳,鄭尚宮真想誇她一聲有勇氣。
鄭尚宮年記要比瑞皇後大上一旬,她是先皇跟前的白叟,一說先皇北巡時她曾有救駕之功,今上繼位後,她便被派到棲梧宮導引六宮之主,在這除了主子便是主子的皇宮裡,職位倒是有些特彆,便是四位正妃見她都要和顏悅色地喚一聲鄭姑姑。
淑妃尹氏,乃是左相之女,祖上追溯三百年,便是建國元老沛國公留傳下的旁支一係,可謂家世淵源,她的出身,就必定隻要尹家不敗,兆慶帝的後宮始終都不缺她一席之地。
她十六歲嫁與兆慶帝。當時他還隻是一名不起眼的皇子,誰知進府三年,他雖冇封王,卻在先帝朽年之際,一躍成了太子,而太子府中,又接連住進了幾個各有千秋的女子,比她年青貌美的薛氏,比她家世豐富的尹氏,比她和順體貼的呂氏。而她獨一比她們都要強的,彷彿就隻要太子妃這個身份。
那些日子,她過的非常謹慎,總感覺太子府裡那些女人,一個個都對她心胸不軌,覬覦她的位置,想關鍵死她與孩子,厥後她安然地產下五皇兒,總算得以喘氣,彷彿她阿誰太子妃的位置,在皇兒出世那一天,才終究坐穩。
那些一向冇有子嗣的女人,在她眼裡,俄然就變得纖細了,就連最後讓兆慶帝情迷一時,流連數月的薛良娣,彷彿也冇甚麼可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