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曆1592_七 成立鳥銃隊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進了虎帳,王輝便來迎上,說已經選好了三百能用鳥銃的銃卒,可供蕭如薰檢閱,蕭如薰點點頭,前去校場,便見三百銃卒人手一支鳥銃提在手上,十排三十列站定,氣度軒昂,很有戰意,看來之前的那次勝利帶給軍隊的信心較足,而蕭如薰帶兵有方,軍容嚴整,如何使如何順暢,少了不知多少費事,這叫他相稱對勁。

這把鳥銃的外型與當代槍械在外型上比較類似,有木質托柄,便於銃卒掌控,增加準頭,槍身有後準星,槍嘴有前準星,比起更久之前明軍利用的火門槍要強上很多,但是利用起來仍然很費事,利用前要裝填彈藥,把引藥倒入火孔,鉛子和火藥倒入槍管搗實,撲滅火繩,對準,觸發,方能射擊。

“諾!”

蕭如薰笑了笑,搖點頭,把槍遞還給了王輝,燃燒火繩還給阿誰銃卒,纔開口道:“火器上手重易,不需弓馬刀劍那般整天苦練,能力也較大,以是國朝多有研生機器設備邊軍,然在本將看來,國朝火器多華而不實,項目甚大,聲響龐大,到頭來一個敵軍也殺不死,一下雨一受潮,當真還不如一把鋤頭好使!”

為此,軍事家們曾想方設法的改進火繩槍,卻一向效果不大,直到十八世紀初,才以燧發槍完整代替火繩槍。

火繩槍發射時需求火藥撲滅,而老式火藥燃燒起來煙霧極大,發射一次就會爆起一團煙霧,如果在一分鐘以內發射速率變快,那能夠打著打著渾身四周都被硝煙覆蓋,看不清了!明軍和後金軍作戰的時候,曾有過射擊以後風向突變,硝煙滿盈在明軍陣地,使得明軍看不清前路,直接被後金軍突入陣中擊潰的事情。

說完,蕭如薰昂首看了看天氣,在冇有氣候預報的季世,把握氣候事關存亡,蕭如薰通過彙集的古籍,下了數年苦工夫,把握了觀天象的本領,因而說道:“我觀天氣,剋日都不會有雨,風力也不弱,放於陽光下,約莫三四個時候就能曬乾,敵軍尚未呈現,時不我待,子恒,立即安排下去!”

展開眼睛一看,蕭如薰發明本身的準頭還能夠,約莫五十米,三十步,正中稻草人的腦袋,一槍轟爛了這稻草人的半個腦袋,王輝這才神采奕奕的看著蕭如薰,大喊一聲:“將軍威武!”

王輝跟在蕭如薰身後扣問。

“三百銃卒都是可諳練利用鳥銃之兵,不過並未訓以戰陣,不識沐王三段射擊之法,不知將軍有何指教?”

蕭如薰看著銃卒們身上綁著的約莫三四米長的火繩,扣問王輝道:“這些火繩有效尿水浸泡過嗎?”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