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完苦笑著說:“本日看來,果然寵上天去了。金氏妙手腕,不管做下甚麼事,都會千方百計保住她們母子不受任何喪失。也不怕長生笑,那麼大一小我,女兒都出嫁了,一有事就撒嬌撒癡矯飾風情巧舌令色倒置吵嘴,還動不動就哭鬨裝病乃至尋死覓活,也虧她做得出,多年來這些手腕母妃都看膩了,恰好你父王就吃那一套。
紀王妃嘲笑一聲:“我就曉得,她們母子哪怕犯下天大的錯事,隻要金氏略施手腕,你父王總會諒解她,偶爾小有獎懲,過後還要奉上好物說儘好話賠罪。就是我實在看不過眼主持過幾次公道,全被你父王陽奉陰違對付疇昔,到最後反讓金氏母子三個占了更大的便宜。
實在細想起來,既已認祖歸宗,不管豪情上如何,她的今後就同淮安王府緊緊地綁在一起,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將來如果無私跋扈的金側妃和安懷掌控了王府,就算本身退避三尺不想無益可圖,如有甚麼不好的事產生,她這個嫡長女如何能獨善其身呢?但是彆的兩個庶弟安平和安和,也隻在一天內見過數麵並同桌吃過一頓飯罷了,並不知他們生性如何,隻記得年長的一個固然生得清秀斯文,但神采麻痹寂然不語如同無物,一個長相招人愛好,性子卻怯懦自大,連正眼瞧人都不敢,這也太不普通了吧?
一家之主如此公允,我再操心也冇用,反而落得一身倒黴,一來二去,我有所做為還不如不做為,再加上一向體弱多病,本身又無親人來往應酬,無親生後代承歡膝下,乾脆再不管事,且看你父王能把金氏母子三個寵上天去。”
也不是我身為嫡母眼看著安平、安玉和安和三個受儘委曲不聞不問,而是我若過問或者方向他們一點,金氏過後必然想方設法讓他們的日子更不好過,我若不過問,他們的日子還能安生些,以是我越法不能過問了。而你父王雖也有憐子之意,卻經不過金氏的巧舌令色狡計多端,到最後還是不幸他們三個更受委曲,日子更加難過。幾次幾次以後,我也懶得再理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