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穿得破襤褸爛的又除外了。徐璐坐著六抬青幔大轎,身前是八名侍衛,典鑼開道,典官隨行,非官麪人物是不得用鑼鼓出行的。門房的哪敢怠慢,大開中門,一邊恭請徐璐入內,一邊從速讓人回報主子。
王氏強笑著解釋,“璐姐兒倒是曲解了,這香米是寧化縣產的,還是外甥半子上任以來發明並推行的。現在我們家都吃得是這類米。之前這類米並未被髮明,咱家吃的都是普通的米。”
大舅母王氏走在最前頭,揚著慈愛的笑容迎了上來,不等徐璐開口,便上前抓著徐璐的手,道:“自那日泉州一彆,轉眼已有兩月。傳聞外甥女前兩日便來福州,為何不來華家,偏住那毫無情麵味的處所?但是嫌棄孃舅舅媽?”
徐璐笑了笑,冇有說話。
“父親也想多呆兩日,耐何隻向上峰請了三日假,今兒已啟程回漳州去了。”
吃過午餐,徐璐告彆,世人又送她至大門處,徐璐卻隻從偏門出去,王氏等人哪會同意的,隻要下人才走偏門的。親戚都是走大門的。
華遠洋趕緊擺手道:“外甥半子公事要緊,天然要先顧公事。反正大師都是親戚,來與不來都冇甚麼的,歸正這份親戚情分又跑不掉。”
也不看華家諸人的反應,公然從偏門拜彆。
華遠山從速解釋道:“妹夫大抵是惱了我們了,唉,都要怪有龍,長輩登門,也不派人向我吱一聲。怠慢了妹夫,我這內心但是難受。”
徐璐身為長輩,此去長輩家,就是讓人敲個門,自報家門,普通門房的人對於主家的長輩,不管如何都要以禮相待的,先請去客堂,再回稟主家。由主家出麵接待。
徐璐點頭,“理應如此。就是又要擾孃舅們公事,非常慚愧。”
等世人把東西抬出去退下後,徐璐又問候了幾位舅媽的身子,以及幾位表兄後,便起家,“多年未曾見過孃舅們了,不管如何,還得向孃舅們磕個頭,儘儘孝心纔好。”
最後又提及姑母徐氏的事來,華家諸人慚愧不已,稱不是他們不肯相幫,而是力不從心,龍家與知府陳天民是親戚,龍氏族人又一貫霸道慣了,再來又是人家的家務事,他們不好插手。
王氏嗔道:“大師都是親戚,有何驚擾不驚擾的?你這也太客氣了。我可不依。”徐璐又與二舅媽李氏,三舅媽朱氏相見,一行人邊說邊進入屋子裡來,李氏說徐“才兩個月不見,璐兒倒是清減了,外甥半子對你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