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蕭文明穿超出來以後,睡的第一個結壯覺,再加上他之前幾天的確是勞累壞了,當時就入眠的他,竟昏昏沉甜睡到了第二天的中午,直到耳邊傳來姐姐蕭文秀的呼喊聲,他才緩緩地展開了惺忪的睡眼。
想到這裡,鄭老闆不屑地瞥了蕭文明一眼,內心罵道:“公然還是臨海屯阿誰傻瓜,不但傻,還不聽勸,有你悔怨的時候!”
這纔是最關頭的題目啊!
遵循蕭文明的說法和打算,《三國演義》的樣書很快就印刷出來了,固然平話的內容是夠好的,但因為本錢太低了,成書的質量就很差——冊頁又薄又黃,墨跡也是深深淺淺不甚均勻,就連裝訂也是鬆鬆垮垮彷彿隨便翻上幾頁就要散了架一樣……
但是印這些書,那用的是蕭文秀的銀子,蕭文明不管如何不肯亂花,能省一分就是一分。為了兩百本的差異,他幾近同鄭老闆辯論起來,好說歹說,才讓這個姓鄭的老闆吃了點虧,還是遵循兩千冊的數量來印製這部《三國演義》。
隻聽鄭老闆又接著說道:“大人的書那是真的好書啊!好些小我,本身先買了一本去讀,厥後竟又折返來又買了幾本。另有幾個,一買就是一百本,約莫是籌辦販到外埠去的。”
一百兩也就是十斤銀子,已然是沉甸甸的非常壓手了。
蕭文明實在也冇有多大的信心,可他現在屬因而趕鴨子上架,不上也得上了!
要曉得,大齊朝近似於中國當代,識字率能有個百分之十就已經上天了,臨海縣固然是個敷裕縣,可要消化兩千冊書,那如何著也帶十天半個月的,如何能夠一天就賣光了?
“你煩不煩?賠了賺了都算我的,同你無關,行了吧?”蕭文明答覆道。
可他轉念一想,本身隻不過是個印書的,一百兩銀子印兩千冊書固然小小地有些虧蝕,但多少也從溫伯明這裡買了點麵子,又交友了蕭文明這個六品的千戶,略略賠了十幾兩,也算不得是甚麼冤枉錢……
是以,鄭老闆冇有把事情放在心上,更冇有親身過問,隻讓部下的伴計抬出去,按例在臨海縣裡發賣罷了。
這一百兩銀子,是蕭文明、蕭文秀和全部臨海屯消弭危急的獨一但願了!
溫伯明固然等待了蕭文明有些時候了,但他臉上的神采卻非常放鬆,冇有半點慍色。
待蕭文明回光臨海屯本身家裡的時候,已然是本身穿越到大齊朝第五天的夜裡了。
是以一聽他們二位來了,睡意頓時煙消雲散,問道:“噢?他們過來必然是來商討印書的事情吧?我那套《三國演義》賣得如何樣了?姐姐有冇有從他們口中探出口風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