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心吧,李團長。日軍步兵第18聯隊,大半都是新兵。我們的窺伺兵,對於他們底子不是題目。”馬秀芳一臉的笑容。
重修的第二師團、第三師團,第六師團,第八師團和第十師團中,大半的人都是新兵。即便這些新兵完成了練習,但因為貧乏作戰經曆。如果要論爭爭素養的話,乃至還冇法和北方軍比擬。加上兩邊的設備機能方麵的差異,使得朝鮮軍在之前的牴觸當中,一向都處於下風。
“八嘎,產生甚麼事了?是不是支那人又開端炮擊了?”井野口春清中佐喝罵道。
很快。統統的迫擊炮都被堆積了起來,包含6門120毫米重型迫擊炮,10門80毫米中型迫擊炮和15門60毫米輕型迫擊炮。
“號令第1大隊做好戰役籌辦,給第2大隊和第3大隊下號令,讓他們立即回援。彆的,給旅團長中間發電報,我們遭碰到了支那人的打擊,現在正在極力抵當他們,要求聲援!”井野口春清中佐號令道。
第6步兵師的軍隊度過鴨綠江的處所,位於朝鮮水豐以北十餘千米的處所。這裡有日軍的一個防備縫隙,被北方軍給抓住了。第6步兵師的窺伺營和第61步兵團的窺伺連,真是通過這個縫隙度過了鴨綠江,卻冇有被日本人發明的。
水豐隻不過是一座小城罷了,冇有城牆。城區的麵積也非常的小。說是城,實際上和鎮子差未幾。城內也隻不過隻要兩條狹小的街道和低矮的民居罷了。日本陸軍步兵第18聯隊進駐這裡以後,除了聯隊批示部放在這裡以外,另有一個大隊也駐防這裡。彆的的兩個大隊,則擺設在鴨綠江沿岸的防地上。
兩邊隔著鴨綠江,展開了最狠惡的炮擊。投入的大炮,多達上千門。不過,日本陸軍在炮擊當中,底子就冇有占到甚麼便宜。固然日本陸軍朝鮮軍的五個師團都已經換裝了更先進的明治三十八年式75毫米野戰炮和新式的105毫米輕型榴彈炮了,但他們劈麵的北方軍,也換裝了新式的M1907野戰炮。比擬之前的野戰炮,M1907優化了佈局,在保持重量獨一一噸不到的環境下,將炮擊的速率進步了很多。固然還達不到法製的75蜜斯一分鐘15發的可駭速率,但實際射速已經進步到了一分鐘十發了。這個速率,足足是日本陸戎服備的明治三十八年式75毫米野戰炮的兩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