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血宏圖_第175章 指南(第三更)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站在這“楚望台”上,胡林翼先是言道著汗青,然後又接著說道。

“冇錯,恰是湖南,湖南與湖北普通,有洞庭魚米之利,其地富庶遠非河南所能比擬,今時,湖南之兵勇,儘集於嶽州,雖看似斷以義兵入湘之路,然其倒是縫隙百出!”

“且不談其北伐之師,已經是強弩之末,便就是其奪了京師,又能如何?”

“潤芝所言極是,隻是當今這粵匪北伐之師,已然兵過黃河,大有勢不成擋之勢,如果其下以京師,又當如何?”

“固然本日粵匪者行以北伐,北地近乎腐敗,清廷兵將皆為北伐粵匪所吸引,本來理應是我行以北伐,以充分力之機,但是本日之北方早已經腐敗,如河南者,雖人丁浩繁,但其深受黃河之害,水旱頻發,如果占有河南,不但不能得其力,反亦受其牽,乃至逢得災時,亦需的調湖北米糧覺得佈施……”

“再則,如果多數督揮師北上,經略河南,河南者地處中原,進可威脅京畿,亦可進逼山陝,如此險要之地,清廷焉能視而不見?屆時,於清廷而言,多數督必將由其眼中的疥癬之疾化為親信之患,反觀江寧粵匪者,有多數督於北方相屏,其天然可緩緩圖之,如此一來,多數督便就是明末之小明王,劉福通……”

武昌城內十二山,梅亭山則是此中之一,其在高觀山南3裡處,梅亭山頂原有明太祖分封禦製碑,元末,朱元璋進軍武昌,曾駐蹕梅亭山,欣聞陳理投降和皇六子朱楨出世兩大喜信,在此聞報得第六子,便非常歡暢地說:“子長,以楚封之”。厥後朱元璋當天子後,其便於洪武三年封第六子朱楨為楚王。洪武十四年朱楨就藩武昌,在梅亭山建立分封楚王的禦製碑文,並建“封建亭”,朱楨也不忘父皇之恩,常在此眺望帝京,故又建“楚望台”。

眉頭微微一跳,朱宜鋒不解的看著兩人,之所乃至今未曾打擊荊州以及嶽州,恰是因為兩地互成犄角,相互為助,再加上對曾國藩大名的顧忌,才使得他在這一題目上的慎之雙慎,而現在他們卻說那邊縫隙百出?

“如此謹慎之啟事皆是因為,義兵若攻以荊州,曾滌生必將揮師相救,不然必不為清廷所容,可如果我義兵以數萬精銳出兵嶽州,荊州官文者是否會出兵救以嶽州?”(未完待續。)

“眼下之局,粵匪東征西討,正值氣盛,其北伐之師雖是強弩之末,卻又有銳不成當之勢,縱觀粵匪者大有氣吞六合之勢,然其焚孔廟、毀詩書、信邪教、敗人倫,如此各種焉能悠長?本日,多數督把握湖北,他日與粵匪者爭奪天下,又焉能僅於一地之而奪以天下,是以,理應借當下良機,擴大分力,覺得將來!”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