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血大民國_第 763 侵略印度 八 還有月票嗎?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瓦杜丁同道!”科涅夫看著這個有點口無遮攔的部下苦苦歎了一聲,指著司令部牆壁上掛著的印度巨大魁首的相片道:“現在不是我要這麼打,是他非要這麼乾的,印度人的命他都不珍惜,我們還在乎甚麼?歸正隻要有印度兵彌補過來就往火線填吧!”

充當進犯鋒芒的印度赤軍近衛第13個人軍是從中東疆場調返來的精銳,在中東打敗過英軍和美軍,獲得了名譽的近衛番號。但是在這四天的血戰中,他們卻冇能撬開中韓兩軍恪守的農巴防地。他們無數次地策動打擊,又無數次地被火力強大並且一樣悍勇固執的敵手趕下來。短短四天當中,近衛13個人軍的5個步兵師就彌補了超越四萬後備兵,幾近每天都有上萬人死傷!

如果純真參軍事角度來講,布柳赫爾挑選打擊英帕爾並不算最壞的挑選,起碼比打擊孟加拉灣要好。固然英帕爾四周都是高山密林,地形極其險要,但是如許的地形卻倒黴於華軍的空中上風和裝甲軍隊完整闡揚能力。並且擺設在密林中的印軍大炮也不輕易被華軍飛機發明,使得印軍步兵得以在他們算不得狠惡的炮火保護下,成群結隊的湧向華軍扼守的堅毅陣地。當然如許打擊的代價還是極其昂揚的,不過慘痛的傷亡也已經被批示作戰的蘇聯和印度軍官們完整忽視了!不竭有印軍軍隊從火線集結過來,從印度各地方纔征召來的新兵也向潮流一樣流向了英帕爾火線。戍守的中國國防軍和北韓國防軍大抵是第一次趕上如許猖獗的敵手。他們當中有很多人還插手過西伯利亞、中亞和朝鮮半島的苦戰,和素稱強大的蘇聯赤軍和夙來以悍不畏死著稱的日本軍隊打過麵劈麵的比武戰。但是不管是蘇軍還是日軍,都不會如許捐軀本身的官兵,在仇敵的火力占有賽過性上風的時候,普通都會挑選轉入守勢等候聲援。但是麵前的印度赤軍彷彿想用本身的鮮血淹冇把敵手淹死,不吝以最慘痛的傷亡保持守勢!華軍的炮火、炸彈和機槍之下,印軍的屍身層層疊疊,堆積如山。常常是全部建製的步虎帳步兵團迎著華軍的炮火往上猛衝最後被殺傷殆儘,但是緊接著新的軍隊又源源不竭朝上湧來!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