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血大民國_第 738 錯誤的戰爭 二十 月票來了麼?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不過疆場上麵也有對飛機轟炸反應敏捷的,就是蘇聯和印度的赤軍兵士們,他們早就被帝國主義的飛機炸風俗了,以是看到飛機過來・也不管是誰家的,總之先找個彈坑甚麼的躲起來再說。就在他們趴在彈坑內裡或是沙丘背後,呆呆地看著自家飛機大顯神威轟炸帝國主義的時候,崔可夫催促打擊的號令已經下來了,號令簡樸瞭然:“不要管天空中的飛機,當即策動強襲,趁著仇敵最慌亂的時候・賜與最致命的一擊!”

“不,不大能夠吧?”卡頓上校想了想:“從日本本土到巴拿馬的直線間隔都有500海裡・・・・・・並且,如果是從航母騰飛的,他們為甚麼要停止他殺式進犯呢?萊希大將在電話中說,進犯巴拿馬運河的日本飛機統共隻要12架,如果是航母艦載機的話,是不是少了一點?”

“巴拿馬運河?!”羅斯福總統的腦袋嗡一下就大了(本來就大),他是當過水兵助理部長的,當然曉得巴拿馬運河對美國水兵的首要性。因為美國的重產業基地是在東海岸・大部分的造船廠也在東海岸,而承平洋疆場又緊靠西海岸。如果巴拿馬運河冇法通航,美國造船廠內裡造出來的兵艦就必必要繞道1多海裡才氣到達西海岸的聖迪戈。

疆場的赤軍兵士們大多都是老兵,固然之前冇打過甚麼地空共同,但還是見地過的――在捱打的時候。以是接到崔可夫的號令後冇有涓滴躊躇,就再次建議打擊。與此同時,崔可夫也下達了總進犯的號令,除了已經反擊的包含第39坦克軍主力和兩個印度步兵師再內的裝甲集群,又投入了6個印度步兵師作為第二波力量,還讓兩個印度馬隊師包抄對方的右翼。

這個時候,伊爾-2強擊機的進犯也開端了。這款飛機同汗青上那架被德軍稱為“玄色死神”的裝甲對地進犯機同名,但卻完整不是一回事兒。憑現在蘇聯航空產業的程度可出產不了這類飛機。究竟上,伊爾2是伊爾-1的改進型,都是以英國的颶風式戰役機為底本開辟出來的,比伊爾-1堅毅,不過卻仍然冇有裝甲,載彈量也差未幾,最大的改就是安裝了兩門m的航炮,能夠從空中進犯敵軍坦克的側後彆的還安裝了機能更加穩定的米庫林AM34型發動機,具有1300匹馬力的最大功率―當然是紙麵上的數據,同英美中德這些本錢主義國度分歧,蘇聯兵器設備的實際機能常常比紙麵數據差了很多,根基上能夠打個七八折。不過這款伊爾2仍然不失為一種機能優勝的強擊機,在幾個小時前的波斯灣大海戰中就讓美英水兵吃了大虧,現在又給英國人的裝甲軍隊帶來了冇頂之災。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