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紅色叢林遊擊隊”的鬥爭卻冇有停止,他們操縱對西伯利亞地形的相對熟諳和對酷寒氣候比較適應等上風,在極北的大叢林裡斥地了數以百計的按照地,不竭攻擊占有西伯利亞的華軍和厥後連續達到的中國移民。
“自行火炮,轟擊蘇軍兩翼的叢林!”十幾輛起火燃燒的C型坦克很快引發了胡宗南的重視。跟在追獵者屁股前麵的72輛自行火炮在接到號令後,紛繁調轉炮口,一頓猛轟把兩個蘇軍反坦克炮虎帳,連炮帶人都炸成了碎片!緊接著,這些自行火炮又向前開動,到達了蘇軍第一道戰壕火線,將炮口對準了不到500米外的蘇軍第二道塹壕,105mm和150mm的炮彈狠狠砸了疇昔。將蘇軍的第二道塹壕再次變成了一片火海!與此同時,衝破蘇軍第一道塹壕的追獵者坦克殲擊車也開端同蘇軍第二道塹壕火線的幾十輛Su-75展開炮戰,而空中的斯圖卡和殲3E龍鷹也故伎重演,共同空中裝甲軍隊夾攻蘇軍戰車。
不過圖哈切夫斯基卻冇故意機考慮蘇聯的紅旗會不會因為他的失利反而得以存在更多光陰。他鄙人烏金斯克反擊戰中落空的可不但僅是幾十萬蘇軍官兵,另有上萬門各種口徑的大炮、五千多輛坦克裝甲車、上萬輛各種用處的汽車、上千架飛機、數十萬支槍械,以及十幾萬噸的補給物質和彈藥。90多萬勝利退回克拉斯諾亞爾斯克的蘇軍幾近是赤手空拳,就算搜刮潔淨全部東方麵軍的庫存兵器,也冇有體例將他們重新武裝起來。
在擊潰了蘇軍殿後軍隊後,李宗仁當然不肯意放棄重創蘇軍主力的機遇,當即命令以第一裝甲軍為箭頭,出動總計三個軍的兵力跟在蘇軍背後一通猛追。與此同時,又號令空2軍派出全數進犯機轟炸機,不分日夜(現在本來就是白夜)地對沿西伯利亞大鐵路撤退的蘇軍狂轟濫炸。在這類高空結合絞殺追擊戰下,圖哈切夫斯基被迫命令軍隊丟棄大部分重兵器設備,全軍輕裝向克拉斯諾亞爾斯克撤退。同時還派出軍隊依托西伯利亞大叢林停止阻擊,不過這些士氣降落又貧乏需求的反坦克兵器的步兵底子冇法反對華軍追兵太多時候,圖哈切夫斯基不得不再三派出新的殿後軍隊。直到7月17日,當圖哈切夫斯基的主力退過泰舍特河後,華軍的追兵才因為後勤補給跟不上而臨時逗留在泰舍特河東岸。但是圖哈切夫斯基卻冇有涓滴懶惰,在泰舍特河西岸倉促擺設了一道防地後,又差遣雄師西撤。就在他的主力軍隊分開泰舍特河西岸12個小時後,獲得補給和增救兵隊的華軍就用一次強渡進犯,在3個小時內衝破了蘇軍後衛軍隊方纔建立起來的防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