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血大民國_第 697 鋼鐵的碰撞 五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批示車內的幾個軍官都對庫立克投去了憐憫的眼神,這位爺是斯大林和伏羅希洛夫體係的將領,在赤軍內裡一向是受氣包的角色。固然資格遠遠在巴甫洛夫之上,但始終得不到重用,到現在還是個戰役集群炮兵主任的差事。而這一次更是不利,本來好端端在太承平平的中東疆場貓著,恰好被巴甫洛夫帶來了西伯利亞,並且看這架式巴甫洛夫是籌算拿他當替罪羊用的!

“但是蘇聯人卻另有儲存,冇有儘力一搏!”李宗仁接著王庚的話說了下去。“不消說,老毛子必然留著背工,在背工冇有出來之前,他們還要儲存必然的氣力!”他的目光在輿圖上掃了幾遍,冷冷一笑:“好吧,就讓老子看看老毛子的葫蘆裡賣的是甚麼藥!”

以是到了下烏金斯克戰役的時候,華戎服甲軍隊裡真正有技術的機修工已經不上疆場了,而是用坦克補綴車把受損的坦克拖下疆場,在疆場內裡的相對安然的地帶停止維修。當然還是有一些隻停止過簡樸培訓的兵士在火線處置一些簡樸的疆場維修,比如換個履帶甚麼的。

而此時,在圖倫西北40千米的樹林裡,上千輛蘇軍坦克、裝甲車停在一條用無數根原木臨時鋪成的門路上,罩著位置網。圖倫西北的原始叢林裡本來是冇有路的,端賴兩個蘇軍個人軍的十幾萬官兵用雙手和斧子、鋸子砍伐出一條通道。幸虧西伯利亞叢林不比熱帶雨林,地表植物並不富強,都是一些高大筆挺的喬木,並且土質也不算堅固,很輕易用伐倒的樹木鋪出一條簡易公路。上千台各種車輛已經在這條木頭公路上行駛了兩天一夜,跑了一百多千米,大部分的Su-75自行火炮竟然冇有趴窩後進!看來這類俄國版的追獵者要比T-28係列的坦克可靠多了,這一點可大大出乎李宗仁他們的預感了。不過跑了那麼多路,這些裝甲車輛也到了該停下休整一番的時候了。

而他們此次則要在疆場上搶修被摧毀的坦克。這是蘇聯赤軍坦克軍隊從德國佬那邊學來的戰術,邊打邊修!不但要修複己方被摧毀的坦克,還要修複從疆場上撿到的被仇敵拋棄的破壞坦克、車輛,把它們變成赤軍兵士手中的兵器!在戰役開端約一個小時後,紮伊采夫地點的機修班乘坐著一輛用T-26坦克底盤改裝的裝甲搶修車駛入疆場。一起上,到處都是死屍和彈坑另有爆炸的坦克,固然對他們來講冇有甚麼不能修複的坦克,但是現在軍情如火,他們當然要遴選比較輕易補綴的坦克停止維修。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