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血大民國_第 695 鋼鐵的碰撞 三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總參謀長同道,我們的裝甲兵力還是不敷。隻要12個相稱於華戎服甲師的坦克軍,但是對方有27個裝甲師(包含裝甲擲彈兵師和裝甲馬隊師)和9個直屬於裝甲軍和裝甲馬隊軍的裝甲團。”一瞥見圖哈切夫斯基,哈列普斯基就開端抱怨。“並且我們的設備無缺率也比仇敵低,固然是用火車把設備運到下烏金斯克,但仍然有近20的裝甲車輛冇法開動。圖哈切夫斯基同道,不是我要抱怨,現在的兵器設備質量越來越差,能夠說我們拿到的大部分設備都是分歧格產品。”

徐庭瑤、王庚和蔡忠笏三位大將個人軍司令官現在正守在一個靠近西伯利亞大鐵路的前敵批示所內裡,為了便利批示,火線的三個裝甲個人軍的批示部已經歸併在了一起。這裡間隔一線也不算遠,隻要戔戔6千米,以是能清楚地察看到火線的炮戰。在肯定了各自軍隊的自行火炮已經安然無恙轉移下來後,三個上姑息各自抱著一個高倍望遠鏡,開端察看蘇軍的炮擊。蘇軍的炮火固然狠惡,但是並不能賽過由自行火炮為主構成的華軍炮兵火力,並且一線的兵力已經提早轉移,對方就是打上一百萬發炮彈也不會形成太重的傷亡。他們隻是在察看敵手的炮擊重點,藉此判定他們的進犯重點。現在讓他們最頭大的就是敵眾我寡,他們三小我批示的31個師劈麵的是超越100個師的蘇軍!

早晨8點整,配屬在華軍3個裝甲個人軍的90個自行榴彈炮和自行步兵炮營全數擺設到了離前沿陣地不到2千米的地區。炮兵們按照之前幾次窺伺試射得出的射擊諸元將炮口對準火線7千米開外的蘇軍打擊解纜陣地。“為了大中華聯邦,開仗!”

1934年7月13日,下午5點30分。

看看這會兒炮擊的範圍就曉得了,現在起碼有5000門大炮在開仗射擊。並且是全線猛轟,幾近分不出那裡是重點,隻看到己方的前沿陣地被無數個不竭騰起的煙柱火團給完整淹冇了!看來留守在一線陣地上的官兵真是凶多吉少了,待會兒炮火一延長,二線陣地上的軍隊恐怕的冒著炮火往上聲援,就不曉得有多少人會倒在進步的門路上了!(未完待續。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