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德國總理對中英德三國朋分蘇聯然後共同帶領天下的興趣但是非常高的!在他看來,日耳曼民族無疑是最優良的,歐洲的汗青和現在德意誌帝國在產業和科技上所獲得的成績已經說瞭然這一點。不過日耳曼民族的運氣彷彿有點背,在英格蘭、西班牙和荷蘭如許本來微不敷道的歐洲小國乘著大帆海期間的東風建立天下帝國的時候,日耳曼人卻墮入了一場又一場表裡紛爭和動亂當中,乃至於落空了最貴重的擴大機會。固然仰仗著種族的優勝性在產業反動開端後抖擻直追成了天下第一產業強國(不是第一產業大國),但是國土和資本兩大瓶頸卻成為德意誌帝國走上天下權力頂峰的兩大停滯。同那些在大帆海期間法力擴大,搶下了大片富庶殖民地的天下帝國比擬,德意誌就像一頭被困在狹小樊籠裡的巨龍,要麼突破樊籠一飛沖天,要麼遲早將會淪為一個天下二流強國。
艾登微微一笑,點頭道:“這恰是我來中國想要同總理先生籌議的另一個題目,不過在這之前,我想先體味一下,中國籌算如何打敗日本這個粉碎承平洋調和穩定的禍首禍首呢?是否需求大英帝國的幫忙呢?”
常瑞青的神采有些不多數雅,他天然曉得波斯灣的石油多到甚麼程度!英國佬如果在戰後節製了波斯灣,差未幾也就能趕上半個美帝了!如果再能把印度的局麵理順了,變成大英帝國的出產車間,再加上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南非等地的地盤和資本,重新抖擻第二春的能夠性也不是不存在的!
不過德國人現在對中東本來就冇有甚麼設法,能拿到伊拉克的石油開采權已經非常對勁了,以是拉特瑙就笑吟吟地替英國說話了:“總理先生,中東地區在第一次天下大戰後就是由英國主導的,我們應當尊敬大英帝國在那邊的權力,就像尊敬中國在東亞和南洋的權力一樣。”
對於常大總理這類不置可否的態度。艾登倒是在心內裡悄悄籲了口氣,沙撈越和沙巴這兩個籌馬起碼還能算一半,加上緬甸和馬來半島以及不乾與中國在荷屬東印度群島、法屬印度支那和菲律賓另有日本的行動自在。應當能夠從中國手中互換到一些東西了。以是他微微一笑,不緊不慢的接著說道:“總理先生,日前,張伯倫輔弼和希特勒總理在柏林停止了一次首要會晤。會商了將來戰後代界次序和好處的某些安排。也就英德之間所共同體貼的題目達成了分歧,在此我想先向您通報一下英德帶領人會晤的服從。”